作用机制:呋虫胺是目前的含四氢呋喃环的烟碱类杀虫剂,其结构特征是用四氢呋喃环取代噻虫胺中的氯代吡啶环。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结合部后膜,阻断昆虫正常的神经传递,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对刺吸口器害虫有的防效,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和根部内吸活性,而且具有内吸性强、用量少、好、活性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能被水稻、蔬菜等各种作物的根部和茎叶部迅速吸收。故采用茎叶喷雾、土壤处理、粒剂本田处理和育苗箱处理等方法。与常规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因而对抗性害虫有。对哺乳动物、鸟类及水生生物低毒。
使用量
呋虫胺的使用量取决于防治的害虫种类和作物类型。例如,防治稻飞虱时,每亩可使用4-8克呋虫胺;防治水稻螟虫时,每亩可使用10克呋虫胺;防治棉蚜时,每亩可使用50-75克呋虫胺1。具体用量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和实际需要确定。
呋虫胺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取决于要防治的害虫种类,以下是几种常见害虫的防治方法和用量:
防治稻飞虱
使用方法:将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与适量水混合,然后喷雾。
用量:一般每亩用药4-8克即可。
防治水稻螟虫
使用方法:将呋虫胺(20%SG或20%WP)与适量水混合,然后喷洒在叶子上。
用量:一般每亩用10克药即可。
防治稻叶象甲
使用方法:将呋虫胺(10%SL)与适量水混合,然后喷洒在叶子上。
用量:一般每亩用10克药即可。
防治棉蚜
使用方法:将呋虫胺(20%可湿性粉剂)溶于15升清水中,然后喷洒在叶子上。
用量:一般每亩可用药50-75g。
防治棉花绿盲蝽
使用方法:用呋虫胺(20%SG)与30-40升清水混合,然后喷洒在叶子上。
用量:一般每亩可用药50-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