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种植土气候因素:
气候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指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经常进行
土壤生物污染的水分和热量交换,对土壤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的影响。通常温度每增加10℃,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加1~2倍;温度从0℃增加到50℃,化合物的解离度增加7倍。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一年中土壤冻结达几个月之久,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而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
气候还可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以及植被类型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低温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随着温度、降水、蒸发以及不同植被生产力的变化,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风化壳逐渐加厚。
种植土:
种植土是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种植土土方处理注意事项:
适宜植物生长的佳土壤(体积比)为:矿物质45%、有机质5%、空气20%、水30%。土壤团粒佳为1~5mm。要求土壤酸碱适中,排水良好,疏松肥沃,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且害物质。土壤改良需因地制宜。
土壤基肥:
为了改良土壤弥补绿地土壤肥力不足,使植物恢复生长后能尽快见效需要对植物施足基肥。按照要求,可以选用经3%的过加上4%的尿素堆沤且充分腐熟后的堆沤蘑菇肥或木屑作为土壤基肥使用,草坪及花坛用量在10KG/M 左右,施肥后应进行1次约30CM深的翻耕,使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相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作用。
腐殖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作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腐殖质既含有氮、磷、 钾、硫、钙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以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二)增强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强,一般粘粒的吸水率为50%-60%,而腐殖质的吸水率高达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6-10倍。
(三)改良土壤物理性质 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同时,由于它的颜色较深,有利吸收阳光,提高土壤温度。
(四)促进土壤植物的生长 腐殖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能量,土壤酸碱适宜,因而有利植物生长,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
(五)作物生长发育 腐殖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对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促进细胞分裂,从而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残留的根茬。许多社队采用柴草垫圈、秸秆还田、割青沤肥、草田轮作、粮肥间套、扩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越种越肥,产量越来越高,应当因地制宜加以推广。
蚯蚓粪注意事项:
1、好不要施用于土壤表面,以免太阳光直接照射影响微生物活性及养分挥发;
2、宜存放阴凉、干燥处,谨防老鼠咬食
关于葡萄施肥方式,目前葡萄施肥主要存在着重氮、磷,轻钾和微量元素肥料、钾肥投入不足、微肥较少施用、有机肥重视不够等不科学施肥等问题。所以说建议葡萄种植客户在葡萄施肥过程中注意下列问题:
(1)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及产量水平,适当增加钾肥的用量。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3)在缺素严重的地方,需注意对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注意钙、硼和铁、锌肥的配合施用。
(4)肥料施用与高产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相结合。
(5)幼树施肥应根据生长物候期的需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追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待枝梢轰出枝叶量已具备,应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以利充实枝芽,提早结果。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园林绿化中的乔木、灌木、藤木、竹类、花卉、草坪、地被、古树名木等的养护管理规范以及检查验收标准,适用于规划市区的城市绿地、城镇绿地以及属风景名胜区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