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热稳定性要好。冶金炉和其他工业窑炉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温度骤变引起异型耐火砖各部分温度不均匀,砌体内部会产生应力而使材料裂变和剥落。因此,异型耐火砖应具有抵抗这种破损的能力。
4、抗渣能力强。异型耐火砖在使用过程中,常受到高温炉渣、金属和炉尘的化学侵蚀作用。因此,异型耐火砖具有抵抗侵蚀的能力。
5、高温体积稳定。异型耐火砖在长期高温使用中,砖体内部会产生体积收缩或膨胀,造成异型耐火砖砌体的损坏。因此,要求异型耐火砖在高温体积稳定。
【特异型耐火砖的发展】
据数字水泥网的消息显示,上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周继续下行,环比下跌0.96%。主要体现辽宁、江苏、浙江、江西、重庆、云南和陕西等部分区域,不同地区下跌5-30元/吨不等。东北地区P.O42.5水泥价格环比周回落1.4%。辽宁省因下游需求较弱以及外省水泥进入影响,市场成交价格走低10-20元/吨,企业报价虽持稳,但私下已有所调整。辽宁省主导企业协商停产在即,后市或将趋于稳定。黑龙江地区高标号需求略有好转并且进入量较少,8月初价格或有望上调。华东地区P.O42.5水泥价格环比周回落2.1%。杭州、南京和南昌,不同地区价格下调5-30元/吨。其中,南京市场价格下调5-10元/吨,海螺下调20-30元/吨,其他企业因本身价格已经较低,暂时未动,整体市场价格仅小幅下调。江西南昌以及周边地区价格回落20-30元/吨。某主导企业为增加出货量不断加大优惠,导致其他企业全部跟跌,各大企业10天的停产仍未能阻止价格下行,后市或将继续走低。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但因城乡建房烧制粘土砖,一年竟要损毁良田70万亩。这是2004年在南昌举行的“南方12省市新墙材研讨会”发出的警示。
据了解,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0%多一点,其中分布在丘陵、高原的中低产田占66%,且有40%的干旱、半干旱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到2003年,全国人均耕地资源只有1.43亩,其中30%的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已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实心粘土砖作为主要墙体材料的国家之一。
为转变这一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的传统烧制方式,早在12年前就批转了原国家建材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与推广意见”,并对全国170个大中城市提出了“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时间表”。 [2]
政策实施
全国禁烧粘土砖盖房
2005年,《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2005]33号)精神,印发了《“十二五”墙体材料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1]2437号),提出开展“城市限粘、县城禁实”,即全国县城城区开展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坚持疏堵结合、禁产和禁用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实心粘土砖厂关停、转产。工作由禁止使用向禁止生产转移,大力发展符合当地建筑结构需求,能够替代实心粘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
“粘土制品不得用于各直辖市、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0.8亩的省的大中城市的新建工程”(《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批)》),并应严格遵守各地区关于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制品的各项政策。
发改委: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十二五”墙体材料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城市限粘(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县城禁实(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
2012年9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宣布,为深入推进墙体材料,节约能源资源,有效保护耕地和环境,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在上海等数百个城市和相关县城逐步限制使用粘土制品或禁用实心粘土砖。
发展改革委确定了下列总体目标:在巩固全国城市城区“禁实(粘土砖)”成果基础上,开展“城市限粘(土制品)、县城禁实”工作,推广应用节能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推动新型墙体材料行业节能降耗。
发展改革委还要求通过推进城市“限粘”,开展县城“禁实”,促进新型墙体材料领域节能降耗。“十二五”期间推动全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节约1000万吨标煤以上,力争到2015年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促进本地区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
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限粘”城市、“禁实”县城名单,包括将限用粘土制品的183个城市,以及将禁用实心粘土砖的397个县城。
发展改革委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城市限粘、县城禁实”工作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