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代,坯体的装烧方法又有了改进,开始使用匣钵烧制的瓷器,如唐越窑青釉执壶的匣钵和唐越窑青釉碗的匣钵,这两件器物是2015年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中发现的重要资料。唐 越窑青釉碗与匣钵至宋代,定窑创造了覆烧工艺,其用垫圈组合的匣钵,充分利用了窑炉的空间。受定窑影响,景德镇的青白瓷也大量应用覆烧工艺。
除了覆烧外,宋代汝窑裹足支烧的方法也很特,如故宫旧藏的宋汝窑天青釉盘,盘的型体古朴端庄,盘底撇足,裹足支烧,底部有五个细小芝麻状的支烧痕,撇足的弧度和底足施釉的厚度非常到位,充分表现出宋代工匠高超的制瓷技巧,是宋汝官窑瓷器的代表作。现代仿品比较多见,但有的仿品胎体过厚或撇足施釉过厚,支钉痕粗,没有汝窑撇足的弧度;也有的仿品胎体薄,撇足弧度较大,施釉又过薄,可见宋汝官窑圆器的底足工艺是很难仿制的。
清雍正 天蓝釉琮式环耳瓶
出于对文化的传承,中国民间历来有收藏的传统,当代艺术品收藏投资时代已经进入了兴旺的时候,艺术品收藏是继股票、房地产热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但是随着收藏的日益火爆,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器赝品越来越多,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令人防不胜防。那么如何鉴定古瓷器呢?陶瓷鉴定的方法很多,比如看器型、辨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背景等途径,但对初学者来说,不管是看器型还是翻书,掌握起来都不太容易,那么突破口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底足着手。各个时代、各个窑口的瓷器都带有它们自身不同的DNA,,这些不同点在器物的露胎处——底足往往有许多表现。
古瓷器底足鉴定之“乳突”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古瓷器底足鉴定之“棕眼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较浅,从“棕眼”里一般看不到胎体。古瓷器底足鉴定之“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时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在古玩界,瓷器一直是备受着收藏家喜爱的一大板块,但是呢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仿造品泛滥,关于各朝各代的款式特征,名窑仿品皆多,而真品却很少,这一点一直是困扰着民间爱好收藏家的问题,所以在鉴别时要学会区分,多加注意,傅老师来分享一些经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
那么如果掌握了解瓷器作旧的伎俩,识别也就容易多了,瓷器鉴定是辨别真伪,要了解仿古作为陶瓷的特征,以下有几点小技巧:
仿品轮廓线条生硬
辨别古瓷真伪,观察瓷器的轮廓线条,也是鉴定作伪品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仿品是仿制出来的,任何高手制造的时候在头脑中均有一个蓝本,其制作受该蓝本的限制,不能随意,缺乏自身的艺术创作,所以,在制作时不能随心所欲,只能依葫芦画瓢,显而易见,在仿品上的各部位轮廓,其线条是小心翼翼的做出来的,必然显得生硬呆板,远不及真品的流畅自然,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目前仿品都无法克服的一个特征。
仿品无使用后的光滑感(经常说的包浆)
古陶瓷真品大都经理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在表面上均留有很自然的包浆,还有不太强也不太弱令人非常舒适的光滑感,仿古作为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上手把玩,是没有上述古瓷器的光滑感的,人工作旧的仿古作伪瓷器,其光滑陈旧感是非常不自然的,且有一些是可以看出是人古陶瓷真品大都经理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在表面上均留有很自然的包浆,还有不太强也不太弱令人非常舒适的光滑感,仿古作为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上手把玩,是没有上述古瓷器的光滑感的,人工作旧的仿古作伪瓷器,其光滑陈旧感是非常不自然的,且有一些是可以看出是人工做为的痕迹。
仿品造型、纹饰极其不自然
历代有很多作伪者,都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且一些人数研究掌握了真品的许多特诊,这些人为了要仿得更加逼真,更加相似,为了避免行家的识破,所以在伪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出来,就是想以假乱真,但是这类高手目前不多,很多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种现象,这也是为鉴定者留下了鉴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