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徐悲鸿画马图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1/4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昔有狂人为诗云,一得从千虑,狂愚辄自夸,以为真不恶,古人莫之加


1


徐悲鸿画法

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强调"尽精微、致辞广大"、"惟妙惟肖"、"直接师法造化"

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形式的大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画的诞生。
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为一体,成为本世纪大的主流画派。
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之所以如此为人熟悉,是与他善于画马有关。
马在中国绘画史里曾经一群又一群地奔鸣不已。汉代的画像砖和画像石上已有马的形象了,而唐人曹霸,宋人李公麟,元人任仁发等大师将‘马’带入绘画史的高峰。

徐悲鸿的马,辟蹊径,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上世纪30年代,徐悲鸿先生所作水墨奔马,无羁绊,尚桀骜,发胸中块垒,掘民族精神,在写实的形体中充满着浪漫的遐想和激情。

2


徐悲鸿所画的马之所以

就是因为他熟悉马早在欧洲留学时他对马的速写就不下千幅还作过马的解剖所以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详审其动态及神情。

他在印度讲学期间又经常领略马的姿态,了解马的气、性格和气质。从这一画作中就可看出画家将自己所掌握的这些有关马的技巧和感受同中国传统笔墨结合起来以塑造他心中之马。

刚劲稳健的线条准确勾画出马的头、颈、腹、臀、腿等结构要点又以饱酣奔放的墨色笔势挥毫铺写马的颈部鬃毛和鬃尾但在局部细节的处理上

他又吸收了西方注重光影明暗的表现方法辅以变化有致的淡墨。

对马的结构和习性都非常熟悉尤其表现在对细节的描绘上。
他所画的马,鼻孔都特别大,他认为鼻孔大的马,肺活量也会相对较大,跑起来才会有力而且耐久;马腿的比例,相对稍长,徐悲鸿认为腿和蹄是马奔跑的工具,长腿跑起来较快。
至于蹄,看来好似一两笔简单带过,但却是花费了长时间研究描摹的结果。
他曾说过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还难画。那是因为马蹄是力量与重心的集结所在,是动静灵活的关键;拂动的马鬃和马尾,是表现马刚柔相济的魅力所在。

广州中唐拍卖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徐悲鸿画马图”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广州中唐拍卖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最新采购

纪念收藏品>古玩收藏品>徐悲鸿画马图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