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在今浙江龙泉,故名。窑址已发现上百处。始烧于北宋前期,中期以后有发展,南宋是其极盛时期,瓷器数量成倍增长,胎质洁白,质量显著提高;元代在烧大件器物上取得很大成绩,近三尺的大盘与大瓶,烧成后盘心坦平,瓶身不偏不倚,极其难得,除供应全国各地外,还大量行销海外,龙泉窑因其产品釉色幽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阿拉伯国家称为"海洋绿",被法国称为"法拉同",被曰本称为"天龙寺手"。
龙泉窑的瓷塑,从南宋起就有作品出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物大都为佛教和道教的人物。元代人物塑像以观音像多见,人物的容貌端庄,形体丰腴,服饰装扮上璎珞相串,形象十分传神,是龙泉窑瓷塑艺术的高峰。元代佛教信仰盛行,但目前所知元代龙泉窑瓷塑公私收藏者寥寥可数,此件龛式观音更数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