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音
辨声也是铜钱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古币火气尽脱,敲击时声音无转音,掷于水泥地面时其声音暗哑。只要将其轻摔在桌面上,或用金属敲击,会发出破壳声,没有清脆响亮的金属声。 闻气味 辨味亦为鉴定伪钱的方法之一。真币传世已久,冶铸时的火气早已消失,嗅时没有任何火气。长期埋于土中的古币,.刚出土时常带绿色的锈蚀,嗅时有一股泥土味。而伪造的古币由于冶铸未久,-铜钱上常留有冶铸时的火气。
铸作方法
铸作(铸造和形制)的鉴别也是铜钱辨伪的重要依据。我国铜钱的铸造分为两个阶段,唐代以前采用范铸法,唐代以后多用母钱翻砂法口范铸法主要有陶范、石范和铜范三种,陶范是早出现的铸币方法,战国以后才开始使用后两种方法。 比较密度 铜的密度是8960kg/m³,计算铜钱的密度,再与铜的密度相比较,如果与铜的密度相同或接近的,那么就是真品;如果比铜的密度小,那么就是伪品 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密度单位换算:1g/cm3=1000kg/m3
雍正通宝铜钱收藏意义
雍正通宝涨幅大,究其原因是雍正在位时间只有13年,雍正通宝的发行量相对较少。顺治、康熙通宝的市场接受度较高,一方面和这两种铜钱较大的形制有关,另一方面它们有“顺顺利利”、“健健康康”的寓意,为收藏者和普通消费者所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