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杂项类的收藏中,不同的小类别受市场追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从价格上看,杂项收藏更多注重的是藏品的材质或者质地。单就材质来说,杂项中相对而言比较受追捧的是陶瓷和玉器。因为陶瓷自古以来就是受人青睐的一个类别,其很多,文化内涵丰富。因此在杂项中,陶瓷制的文房清供,大家都比较喜爱。
传世竹雕作品在南方比较多,因为历史上的竹雕流派嘉定派、金陵派就在江浙一带。从竹制文房清供的保真度来说,江苏、安徽附近的真东西相对多些。因为江苏文人比较多,文化也比较悠久,还盛产竹子。文人附庸风雅,直接参与制作,所制造出来的工艺品非常雅致。这些地方收藏的传世品较集中,其中不乏很好的作品。而北方竹雕少,大多是以前做官的旧士绅带到北方来的。由于北京是五朝古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各地的文人士绅在到北京做官、会友、游玩时,都会把当地的文化特产带到北京,所以北京也是一个竹雕相对集中的地方。
假如把古玩再分成“大古玩”与“小古玩”的话,那么,“大古玩”的概念是包括陶瓷器在内的所有非纸质收藏品;“小古玩”的概念就是指除陶瓷器之外的玉器、金银器、铜器、竹木器、牙角器、琉璃器、料器、珐琅器、紫砂壶、鼻烟壶、砚台、古墨、印章、钱币、翡翠、琥珀、珊瑚、水晶、珍珠、玛瑙、果核雕等等。
凡初入门的收藏者,收藏的正道是选择你喜欢的收藏项目如陶瓷、书画、青铜器、家具、砚台、紫砂壶等,以“纵向对比收藏鉴别法”进行收藏活动。如汉唐陶瓷器型硕大丰满,宋元陶瓷器型灵秀瘦长,元青花粗犷,明青花儒雅,清青花艳丽等。
因为杂项收藏品的收藏正道是以“横向对比收藏鉴别法”进行收藏活动的,如清乾隆年间的彩瓷纹饰是有史以来达到的高工艺成就。玉器雕工俗称“乾隆工”,与乾隆同时期的竹木牙雕件之雕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当时工匠既雕牙雕,又雕角雕、竹雕等。收藏此类杂件,须调动平时积累的各种收藏经验,进行横向比较来作鉴别。
竹木器,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筒、汉唐木家具不易保存,元以前的竹木器大多为残存件,或仅以图片资料形式记录下来。故民间收藏竹刻与家具,大都以明中后期为起始期。收藏界“明清家具”概念盛行,是好的注解。也就是说,家具收藏史基本上属于断代史、片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