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铜鎏金人物故事纹笔筒,出手

  • 图片0
1/1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晚期。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笔筒材质多样,有瓷、木、竹、漆、铜、水晶、端石、玉、象牙、料器、紫砂、翡翠和镏金等,以竹木笔筒居多。



此件底款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笔筒,吴邦佐,明.宣德时铸铜工艺名匠,冶炼、铸造宣德炉的督造官,也是炉式、款式、色种的设计者,为宫廷的宗庙社堂铸造了大批铜器,同时还“私铸”铜炉笔筒。此件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笔筒由广东省福运来传媒有限公司推荐。宣德是中国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的年号,在其统治时期,国泰民安,经济繁荣,也是整个明朝政权稳定时期。宣德六年,他命郑和七次下西洋,更进一步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由于政治、经济的繁荣发展,各种工艺品的生产制造亦出现了百花争放的局面,从而也打造出一个个传世。



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而铜制笔筒极为少见。在古代,材质多样、雕刻的笔筒是文人雅士的芸窗爱宠,并流传至今。因为笔筒兼有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故其受到越来越多的藏家喜爱,烧造工艺越难、文化含量越高,笔筒价值越高。收藏前景十分广阔。事实上,收藏笔筒不仅仅是作为文房用具的器物收藏,更是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此件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铜笔筒,做工精细,包浆开门,器形饱满,品相完整。产于浮雕技艺以臻至圆满的大明时期,其身上精美的绘画图案,的雕刻艺术,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雕工之细腻,人物刻画传神逼真,刀笔之下,充满了艺术感染力,生灵活泼,超然于铜体之外。现今,收藏旧事物已经成为一种雅好,而年代久远的老笔筒因其不凡的艺术个性和文化品位,早已成为收藏市场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众藏家所青睐之物。做工精细,包浆开门,器形饱满,品相完整。是为收藏之尚品。



分割线

温馨说明:同类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

❶ 商务合作电话:吴经理同号

广州中唐拍卖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铜鎏金人物故事纹笔筒,出手”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笔筒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纪念收藏品>钱币收藏品>铜鎏金人物故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