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在马未都的奔走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获准成立了。如今的他,收藏规模十分庞大,陶瓷、古董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已逾数千件,身家已经高到难以估计。
但是参观他的观复博物馆,你会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博物馆包括瓷器馆、玉器馆、家具馆等等,但是却没有一个展示古今书画的字画馆,只有一个油画馆。而且油画馆基本上属于现代油画,貌似只是点缀一下的意思。这对于一个综合性艺术馆来说,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惑,什么原因呢?
马未都基本上不收藏字画,当然和他的“发家史”和收藏渊源有关。他的收藏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纯靠眼力和运气“捡漏”,然后低买高卖,陶瓷类的藏品处处是漏,但是字画就不是那么容易捡漏了。
因为在八九十年代,书画还有一定的价值,但古代器物之类根本没人要,所以一些人就轻松“捡漏”了。
那时的马未都,经常跑去乡下的村子里收货,更重要的是他时常跑到文玩大师王世襄家免费请教,也得其真传。他的收藏和眼力就是这么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网上关于马未都先生家庭背景的消息少之又少,只知道小时候他经常去作家叶圣陶家里玩,可知他家庭背景也不差,但是也不属于家里有矿的富裕人家。
虽然那个时候书画的价格并不是非常高,但书画毕竟是历代来文人雅士为关注的项目,识货的人居多,想捡漏也难,财力有限,没有办法。
但他并非没有收藏字画的打算。30年前,他是想收藏《陶冶图说》和画有关的物件的,但是人家开价就是30万,马未都多只能出10万,不欢而散。隔年,此画就流落香港,拍出了220万的天价。
到了2005年起,马未都在行业已经风生水起,但连他都感慨在书画拍卖市场“玩不转、买不起了”。
2009年《十八应真图卷》以1.69亿的巨款为富豪刘益谦拍得,直接将中国艺术品市场带入到了“亿元”时代。书画收藏,成为财富金字塔人物才玩得起的金钱游戏。
其实,这种天价收藏的实质可能只是一种资本竞逐手段。马未都虽然是个文化人,但实质上他也是位精明的商人,如此天价,他缺乏一掷千金的本钱,所以对于书画收藏有心无力。
当然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字画收藏这个门类,他并不是很精通。看过《百家讲坛》的藏友,你会发现马未都说收藏,有《家具篇》、《瓷器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但唯没有《书画篇》,不过这很正常。因为世界上至今没有哪个收藏家敢说精通古玩所有领域。
当然,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他早先就在博客中说明了:就市场价值而言,瓷器、家具等器物类艺术品更易为西方人喜爱,所以它们的国际拍卖价格也就高,这大概也是马未都先生重器物、轻书画这种收藏倾向的原因了。
其实,古代中国画艺术在世界文明中已经千年,而以齐白石等艺术家为代表的现代中国画艺术,无论是东渡扶桑,还是远及欧美,都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力,书画市场价值也是逐年攀升,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