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翡翠玉石的特殊爱好自古有之,喜爱翡翠甚于黄金和其它玉石,在古代"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并以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是廉直美德的反应。正因为此,自古以来得到人们由衷的偏爱。---菩安轩文玩
16 世纪,翡翠从缅甸传入中国。从那时起,翡翠就深深扎根于中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玉石——翡翠,相互渗透,相互升华,逐渐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翡翠身上体现得。
明朝末年,翡翠由一个远征缅甸的驮夫带入中国,它翠绿欲滴,晶莹润泽,外表娇美温润,本质却至刚至柔,与君子追求的道德境界正相吻合。人们把翡翠坚硬的质地、晶莹的光泽、温润的水头、变幻的颜色和可琢的特性与君子的仁、义、智、勇、洁五德结合起来。清朝乾隆皇帝对翡翠更是喜爱至极,将翡翠称为“帝王玉”。从那时起,翡翠一度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成为蕴含着浓厚儒家文化的绿色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