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正式的名字是金银锭,属贵金属称量货币。它是中国古代货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代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媒介。为什么把金银称量货币称之为元宝?这要从元代说起:“元宝”两字源于元代银锭背面上的“元宝”铭文。《元史·杨湜传》中谈到:至元三年“以湜为诸路交钞都提举,上钞法便宜事,谓:‘平准行用库白金出入有偷滥之弊,请以五十两铸为锭,文以元宝’,用之便。”这就是“元宝”一词出现在银锭的初记载。
古钱币的收藏价值是存世量、文化价值、铸造工艺来决定的。当今世上为的莫过于是“金元宝”、“祥祺通宝”、“靖康通宝”、“中外通宝”。其中价值高的“金元宝”,相当难觅,如今这种老掉牙“金元宝”已是举世难寻的宝贝了。
在古代金元宝更多被达官显贵用于收藏,很少用来流通。元宝,始于唐,盛于元、清,作为中国古代1300年来的流通货币,一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及至元宝的明清两朝元宝开始有官铸和私铸之分,官铸的元宝大多铸有银局名,私铸的元宝一般则铸有私钱号等,两者地位相差悬殊。通常说来,官铸元宝仅供统治集团内部使用,平民百姓几乎无法,也不可能接触。
金元宝”,船型,宽肩短耳,顶面为变形寿字纹,雕刻细腻,笔画流畅自然,匠心。此金锭年代久远,包浆醇厚,倒映着时代和历史的痕迹。金锭元宝的造型美观,颜色亮丽,保存完善,玩赏性高,存世,流淌着一格的文化意义。
早期的寿字金锭做工各方面都还不是很细致有点粗糙,到清晚期的时候做工非常细致精美。清代寿字金锭属贵金属称量货币。它是中国古代货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代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媒介。
近几年“金元宝”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十万百万的天价。据了解,香饽饽的“金元宝”收藏价值,但是“金元宝”存世量极为,一般古玩市场上的多为伪造品。因为造假市场拥有无法言喻的暴利,导致如今伪造情况越演越烈。
寿字金锭市场分析估价:
北宋靖康款官制十两金锭成-----估价:149万
清乾隆年间十两金锭一枚成-----估价:119万
明嘉靖「大明嘉靖四十年十月---估价:257万
南宋“陈二郎十分金”十两金---估价:284万
南宋“陈二郎十分金”十两金---估价:102万
南宋“十分金相五郎重贰拾伍---估价:225万
清·“囍”字一两金元宝------成交价:RMB1,032,200
清·无锡福字壹两金元宝------成交价:RMB1,034,500
“西康永福冶炼”一两金元宝--成交价:RMB1,04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