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北洋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根据这一规定,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铸造跨度从1914年至1951年,总发行量超过 7.5 亿枚。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89.1%、84.5%、80.4%和82.5%;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另外,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
2、民国八年版“袁大头”主要版别
八年版中的普通版流通量较多,钢模由外国代制,文字书写符合汉字结构,字形
民国九年(百度鹰洋吧提供)
民国九年(百度鹰洋吧提供)(4张)
没有变异,背图嘉禾亦规范。特征是正面袁像胸襟花饰前内边齿多一细齿,而无一空档(其他年号版有一空档)。另外有几种铸量较少的版别,主要区别是在“造”字的书写上不同:
1.“造”字的第四笔向下伸出,形成了“牛”字,但与下面的“口”字不相连,故称“牛”字版。
2.有的“牛”字与“口”字相连,故称连口版。
3.“造”字中的“口”字少了上横一笔,形成缺口,称缺口版。
4.“造”字中的“口”字很扁,“口”字中看不见中孔,称无口心版。
此外还有横点年版、竖点年版、草头华版、T点年版、左芒勾版、孕六珠版、双孕六珠版、结上点版、结内点版、两芒弯勾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