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福建田黄原石鉴定机构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1/4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数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田黄石是我国所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主要是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顾名思义,就是产于寿山田坑中的黄颜色石材。笼统地说,田黄的产量并不低,留在民间的旧田黄件和印章也不少。但值得提醒的是,田黄的质地优劣悬殊,价值高低差异大,不能一概而论。而值得收藏的、投资的也仅是田黄中少部分特征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石帝”,故其身价。从田黄石的属性看,凡经雕镌的艺术品,都可以当作文物看待,因为它不能复制,属于没有再生性的艺术品。

外观特征:

田黄石自从由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可依此来鉴定。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现如今,人们对田黄石的追捧更是只增不减,但随着开采量的激增,田黄的存储量越来越少,真可谓是“黄金易得,田黄难求”,其价格也是日益攀升,特别是质地,体积稍大的,往往“易金数倍”。

一般50g以上田黄算是成材,体积越大价格越高,一般250g以上的就相当稀有了,价格通常得上翻数倍;一般质、色的重量高达100g以上的,价格基本可达到百万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千万。

直至2013年有田黄每克拍到26万元,霎时带动了田黄的市场,直到2014年底田黄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霎时提升到了30多亿。虽然剖析近几年来寿山田黄拍卖市场的状况对整个拍卖行业来说,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给拍卖行、珍藏家和投资者对田黄石很大的决心——田黄石正在火爆贬值中,大家都无法无视对田黄石资源的抢夺。田黄石价钱持续一路上涨,前景可谓大好。

田黄石部分成交记录:

薄意雕田黄方章500万

黄金黄田黄摆件1200万

血红田黄 三个和尚的故事2200万

清康熙 康熙御用田黄玉石2000万

清代“龙石”款田黄方章1700万

清康熙 田黄冻双凤钮大方章1600万

田黄冻神兽 (三件套)1495万

明末清初 田黄仿汉平安钮850万

清·陶碧刻田黄冻石獬豸钮1380万

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福建田黄原石鉴定机构”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田黄石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纪念收藏品>古玩收藏品>福建田黄原石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