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代 宝源局 咸丰元宝当五百 红铜 收藏 杂谈 分类: 明清
咸丰大钱爱者众 时过境迁渐难得
清咸丰年间因因战乱而至通货膨胀严重,为解其困而鼓炉大铸其钱,且铸大面值和超大面值行用钱,了中国方孔行用钱有史以来之。咸丰钱除面值复杂外,很多局铸钱同名同值不同版,同名同值不同材(青黄红)的现象亦多。其中,作为清代铸钱主力的中央铸币机构之户部宝泉和工部宝源两局,所铸咸丰钱,无论面值大小,皆版式繁多,材质多样,总体铸量大,遗存较丰。
正因为如此,也由于清咸丰年距今不久远,这使咸丰钱成了收藏古泉的入门级泉品。小平和当十因铸局多,铸量大,遗存较丰,不少泉好收藏即从咸丰钱起步。及至随着钱之币值增大,铸量乃至遗存量开始减少,而致收藏价值升高。其中,咸丰当百当五百乃至当千大钱,价值更是如宝塔尖般递增减。这导致本世纪以来,咸丰大钱,尤其是当五百和当千大钱,升值。究其原因,不仅是大钱遗存,更重要的是,咸丰纪值大钱体量大而重,铸相佳而貌显赫,亦是把玩佳品,故得很多泉好喜爱,进而有着大的“fans”群体。
余不多言,藉此,今日将愚帐中所藏一品美相宝源局咸丰元宝当五百大钱择出,发于博客之上,公展鉴赏。
首赏,观铸识体。可见本品铸制规整有加,其直径为56毫米,重约58.43克,铸体较为厚重,大钱形制。其铸相显示,方圆廓正,平整地章,穿轮则是干干净净。再见其面背字廓,皆深竣而挺拔,且又鼓凸有度,自然而不做作。其钱文布局协调规矩,除“寳”上部笔划有所粘连以外,其余皆为清晰有距。故以此铸相鉴之,乃源局官炉所出,开门铸相无疑。
次看,品文识书。但见面文“咸丰元宝”四字和背“宝源当五百”满汉文,汉文楷书书体,书意甚显有力而端庄,中规中矩,布局协调,笔划横直竖立,满文亦然。其中,“寳”字为连足寳版式,相对而言,此乃源局当五百钱中较为普遍的版式。不再多言,本品钱文书意堪称正点真切,源局官炉之本色,开门书相。
再观,辩锈识浆。不难看出,本品锈相老熟,包浆浓烈,分布自然,踏实无虚,传世之品一目了然。察其材质,是为红铜质地(稍偏淡)确定,铜色更是凸显熟老。无需赘述,本品锈浆之相,一派自然天成昭然,一眼开门矣。
一番鉴识下来,本宝源局铸制咸丰元宝当五百红铜大钱,乃开门见山之品。其虽然并非,然至今天其收藏价值却是逐年看涨,获之也不是很易。这盖因为咸丰大钱,素来为藏家所喜爱之故。而喜爱者多,毕竟其遗存也有限,故随着时间的前行而至价值水涨船高,亦是自然而然的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