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风格通常要比时代风格具体得多,艺术家的思想、性格、审美观、习惯甚至使用的工具都各有特点。作画时的运笔、线条、构图、人物相貌等无不反映出作者的个人风格特征。尤其是鉴定近现代的作品,由干时代相近,个人风格则尤其重要。“熟记画家一百八,书法家九十八”说的就是要了解历史文化,熟记历代书画家的姓名、字、号、别号,以及他们的经历和他们字、画的特征的道理。
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字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究粗细、疾缓、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古人总结出了十八描的线条运用法。用墨讲究勾、皴、点、染互用,干、湿、浓、淡、黑合理调配。中国字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浓处精彩而不滞,淡处灵秀而不晦,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又有浓和次浓,淡又有稍淡和更淡,有灵活用笔的特色。如当代画家李苦禅画的墨荷,水墨淋漓,洒脱奔放。朱宣咸的红梅极其热烈、奔放、老辣、包容与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中国字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 书画同源” 之说。但二者也存在着差异,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笔墨二字被当作中国字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立的审美价值。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周敦颐的名句诞生以来,荷花便有“花中君子”之雅称。历代文人墨客以荷花为题材的诗词画作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佳作名篇。现代的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