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佛像要比造一尊佛像要难的多,需要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如果说建造一尊佛像是从零开始的一件事,那修复佛像就是从负数开始的。
佛像艺术的出现,是公元一、二世纪的事情。那是一种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罗」文化的产物。
观音菩萨
古园佛像艺术 观音像高3.3米
古园佛像艺术 观音像高3.3米
也称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菩萨摩诃萨”的简称。又作南无、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等。因菩萨曾经发愿,任何人在遇到无论任何灾难时,只要一心虔诚念诵菩萨的圣号时,即会得到菩萨的救度——“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因此,名为“菩萨”。
石雕佛像在雕刻佛像的时候,不是先画出画稿,而是只有创意没有画稿,自己头脑里,要形成一个立体的佛像造型,体形、、神态、头、颈、胸、身躯、四肢、手印、冠带、服饰、衣纹、配饰等,从整体到局部,每个部位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思维结构,用这种构思造型完成整个石雕过程。一般都是自己创意自己完成,也有别人供稿或提供模型,再由石雕艺人雕刻完成。
将石料打成留荒3公分左右的荒料,再将佛像底面装线打平,放好中线、头部线、边线,沿着边线用弯尺根据佛像底面平面过线,打出四边侧面,再按基座底线用尺子量出底座高度打出基座,翻跤使佛像前面朝上。
在佛像正面,用砖头或毛笔勾画出佛像的头、颈、胸、四肢、起伏变化较大的衣纹的基本位置, 用钎子打荒定型,使各部位的基本轮廓显现出来,打完 前面,打侧面,打后面,这个过程叫作打大荒。
石雕佛像的流程
在雕刻技艺中,要数佛像雕像为复杂,下面展示技艺雕刻一尊佛像的流程,这些流程了石雕雕刻技艺。
一步:
雕刻技师在雕刻佛像时,要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立体的佛像造型。例如:石雕佛像的体型、、神态、头、颈、胸、身躯、四肢、手印、冠带、服饰、衣纹、配饰等。然在再从整体到局部,每个部位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思维结构,用这种构思造型完成整个石雕过程。
雕刻佛像的构想一般都是由雕刻师自己完成,也有根据客户提供稿或提供模型,再由雕刻师雕刻完成。
第二步:
石雕佛像设计定稿之后,确认佛像的大小尺寸。一般大型的石雕佛像都是要采用分体制作的方法,所以要把佛像的部分分配好,然后按照佛像的基本比例选择石料。
如站七坐五盘三半、三庭五眼、一手捂半脸、肩宽两头、大小腿两头、上臂一头半、小臂一头等,并按石料各面的优劣分出前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