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佛像要比造一尊佛像要难的多,需要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如果说建造一尊佛像是从零开始的一件事,那修复佛像就是从负数开始的。
佛像是造像数量多的一类。包括、强巴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等等。广义概念的佛像也包括菩萨等佛教所有造像。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观音菩萨
古园佛像艺术 观音像高3.3米
古园佛像艺术 观音像高3.3米
也称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菩萨摩诃萨”的简称。又作南无、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等。因菩萨曾经发愿,任何人在遇到无论任何灾难时,只要一心虔诚念诵菩萨的圣号时,即会得到菩萨的救度——“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因此,名为“菩萨”。
佛教发展到一定时期后,走向衰落,弥勒信仰也异步同趋,对未来丧失希望的人们迫切需要新的精神支柱支撑他们走下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弥勒佛像也需要改变化身。历史总是那么巧合,这时自称契此的僧人,体胖肥头,大肚袒露,经常张口大笑,逢人就乞,吃饱即睡。这种生活和处事的哲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符合。因此,自宋之后,佛教的弥勒造像就以这个体态肥圆的胖和尚为原型,也称布袋和尚。在众多宗庙内,被放于天王殿中,深得民心。在众多佛教信徒心中,布袋即为弥勒佛。
雕刻佛像的步,先按照佛像的基本比例选择石料,如站七坐五盘三半、三庭五眼、一手捂半脸、肩宽两头、大小腿两头、上臂一头半、小臂一头等,并按石料各面的优劣分出前后面。
将石料打成留荒3公分左右的荒料,再将佛像底面装线打平,放好中线、头部线、边线,沿着边线用弯尺根据佛像底面平面过线,打出四边侧面,再按基座底线用尺子量出底座高度打出基座,翻跤使佛像前面朝上。
在佛像正面,用砖头或毛笔勾画出佛像的头、颈、胸、四肢、起伏变化较大的衣纹的基本位置, 用钎子打荒定型,使各部位的基本轮廓显现出来,打完 前面,打侧面,打后面,这个过程叫作打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