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中国的现状,尤其一些偏远地区的医院,建设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难度较大,而在医院自建软器械清洗消毒的可行性更强,也推出了洗烘一体的软器械清洗消毒机,主要用于医院自用和软器械生产企业做样品备份;也可用于生物工程、制药企业及超净行业。
手术室软器械洗烘一体机产品,效率提高20%以上,节能15%以上,而且占地少,节省人工,大幅减轻对织物的拉扯损伤延长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制药厂、医院洗衣房、二类手术衣软器械的清洗和烘干。
针对医院抹布的清洗消毒难题,适用于医院楼层的抹布清洗消毒机。用于医院和制药厂等。加强医院地巾抹布复用(机洗)的感控管理,有效切断传染源,降低院内感染率, 确保地巾抹布的接触人员职业安全, 医院环境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推荐采用卫生隔离式机械清洗,热力消毒,A0 > 600,热力干燥,装箱贮存,取之即用。
医疗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遵循《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进行全流程流水线设置,不允许由洗涤公司进行清洗消毒,MSSC进行后阶段灭菌。原则为软器械流水线中洗消环节和灭菌环节应归为一个工商主体,不可分割,否则影响取证。且根据规范要求开展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根据国家法规适时出具监测和检测结果,且实现全程可追溯以质量。
医院洗衣房洗消的医用织物除供应整个医院使用,还供给区内其他医院,因此在洗衣房的污染区和清洁区设置了汽车出入口,送往外部医院的洁净织物通过清洁区的出口将织物运走,使用后的织物通过设置在污染区的入口运进洗衣房内的污染区。由于洗衣房与门诊、医技和病房联系紧密,因此洗衣房通往各处的交通路线应明确,且应洁污分开。医院在洗衣房的清洁区内设有通向楼上介入导管室、手术室和病房等功能用房的共用洁梯,为综合楼内的导管室、手术室及病房等科室运送洁净的工作服、床单及手术敷料等织物;在污染区内设有的污物电梯将手术室、导管室及病房等科室使用后的织物及手术辅料等运进洗衣房进行洗涤。注意要点:①为避免洗衣房日常工作流程对医院正常运营工作产生影响,将洗衣房立设置于地下一层,远离病区;②由于经洗衣房洗涤消毒过的手术辅料(手术铺巾及手术衣帽等)需运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灭菌处理,所以洗衣房应邻近消毒供应中心。
医联体(医疗集团)医院医用织物集中洗涤消毒中心提供针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用品及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等软器械清洗消毒项目的解决方案,并提供的智能化软器械清洗消毒设备。软器械卫护手术衣和手术单洗消一体化解决方案,提高工作质量,保障安全作为基本前提,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的大利益。长期以来,手术室物品一直采用传统的在手术室清洗、消毒或灭菌的流程。随着手术物品清洗、灭菌的化、系统化、标准化的要求,供应室自成体系并完成物品清洗消毒、灭菌、隔离规范。手术室和供应室洗消一体化,采用集中式管理的模式势在必行。合理的布局设施是防止院内感染的关键,近几年全国各大医院手术室和供应室均进行大规模改造。
硬器械、软器械及软式内镜的三大执业范围的确立也是对消毒供应行业的政策性整合。将可阻水、阻菌、透气,可穿戴可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如手术衣、手术盖单等,不含普通棉质织物)定义为软器械,类别为二类医疗器械,属于医疗消毒供应中心三大执业范围之一,其可循环再处理应符合《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
手术室用敷料占传统医疗洗涤业务量的45%,标准升级至医疗软器械后,意味着医用织物市场将被部分替代导致业务萎缩,近一半被剥离,整合至医疗消毒供应中心高标准处理范畴内。
为加强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保障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安全,规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病人、医务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YY/T0506 1-7)、《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部分:管理规范》(WS 301.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01.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 301.3)、《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根据《WS_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洗涤中心按功能可以分为工作区域与办公区域,工作区域按院感流程可以分为污染区与清洁区,污染区包括医用织物接受与分拣间、洗涤消毒间、污车存放处和更衣间、缓冲间等,清洁区包括烘干间、熨烫间、修补间、折叠间、储存和发放间、洁车存放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