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主要就是针对医疗洗涤管理和医疗洗涤消毒技术两方面提出了要求,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医用织物分类、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清洁织物卫生质量的明确要求等。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2016)要求,洗衣房须要设置清洁区和污染区,且分区之间设置全封闭的隔离屏障,使用后的织物只能通过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进入污染区。在污染区进行收集、分拣、洗涤和消毒,在清洁区进行烘干、熨烫、折叠、储存和发放。依照规范要求,对织物洗涤进行流程管控。为确保重度感染性织物交接妥当、避免交叉感染,在肺炎期间设立污染区,抓好分类收集、污物回收、分拣、洗涤、整理、储存、运送发放等控制点。
医用织物的清洁与消毒遵循原则:应严格遵循《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2016)的要求。医院洗消供一体化方案感染防控要点:应保持清洁卫生。住院患者、急诊室患者应一人一套一更换,衣服、床单、被套、枕套至少每周更换1次;遇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医用织物应及时清洁、消毒;枕芯、被褥、床垫应定期清洁、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洁、消毒。
门诊诊间、治疗间的床单至少每天更换,如就诊人数较多,半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如可能接触患者粘膜(如妇科检查等)的,应一人一换,或使用隔离单(如一次性中单等)。
医务人员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时更换,如遇污染应随时更换;工作服专区,至少每日更换,遇污染应随时更换。宜使用具有防水阻菌阻尘功能的床上用品,可釆用擦拭清洁与消毒。
使用部门应备有足够的被服收集袋(桶),分别收集感染性织物、脏污织物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被服;织物收集袋(桶)应保持密闭。
有明显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被服,多重耐药菌或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视为感染性织物,由产生的部门负责放置在袋中并有警示标识,洗衣部门需分开单清洗消毒。明显污染且无法清洗的织物可按医疗废物处理。被服的收集运送车与干净被服发放车应分车使用,并有明显标志,收取和发放车辆应,并应密闭运送防止二次污染。
医院被服感控解决方案应分别设有相对立的使用后医用织物接收区域和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域,标志应明确,避免交叉污染。
疑似或确诊肺炎患者接触织物的清洁与消毒,一次性床单等,使用后当作医疗废物处理。明显污染且无法清洗的织物可按医疗废物处理。洗衣房宜单区域进行消毒与清洗,环境通风,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