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洗衣房主要负责医疗布草(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可重复使用的织物,包括病号服、床单、被套、手术布巾、医务人员工作服等)的洗涤、熨烫及更换工作。虽然不与病人直接接触,但洗涤质量的好与坏,却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安全与声誉。
医院在建设之前缺乏对洗衣房的整体设计规划。医院洗衣房一般都是由其他功能性建筑改造而成,规格上参差不齐,建筑布局并不是完全适应洗衣房的需要。条件限制导致大多洗衣房无法满足感控要求,无法做到织物单向流转不发生交叉。而污染区与洁净区的完全隔离往往需要通过设备升级改造才能实现,难度更大。
另外,很多医院的洗衣房还存在与医院发展规划不匹配,没有预留发展空间,织物储存设备不完备等现状。
洗衣房人员素质偏低,流动性大
洗衣房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他们大多医学知识与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未受过医学知识培训,对医学知识认知几乎为零,且年龄偏大,记忆下降,接受能力低,对物品清洗、消毒的意义认识不,仅停留在去污清洗的概念上,造成了物品清洗质量的随意性,无同一规范标准。同时,人员职业防护意识低,为了工作舒适方便,清洗过程时,不执行防护措施,如不戴手套、口罩、防水鞋,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要求,很难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随着医院的发展,病人、医护人员不断增加,所产生的脏污医用纺织品不断增多,而洗衣房发展相对缓慢,甚至维持在十几年前状态不变——工作环境差,设备更新速度慢。工作量大量增加,工作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受到社会分工的影响,医院洗衣房的工人领取的报酬一直没有竞争力,这种劳动付出与收入不相符的劳动报酬,造成了人员的不稳定因素。
洗衣房管理不到位
洗衣房管理涉及后勤部门、感染管理部门等多个职能部门,但因为通常缺少对洗衣房的明确职责,使其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盲区。例如,后勤部门对洗衣房的管理仅停留在机器设备维修上。
医院洗衣房无严格规章制度或有制度不执行,无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控组织,使其成为了医院交叉感染安全隐患。
医院洗衣房建设规划设计针对以上医院洗衣房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安全的医院布草洗涤标准和方法,预防不必要的交叉感染,特别是在医院这样高危人群聚集的地方,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
医疗洗涤社会化或将成为医院洗衣房的出路
我国现有的医院洗衣房基本还停留在单机洗涤的模式,大部分的医院洗衣房以服务自身医院为主,很难实现规模化效应。随着公立医院全面改革的推进,国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以破除“以药养医”为目标的药品15%的政策性加成被取消,医院面临很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驱动医院后勤社会化的速度会加快。
目前,国内大型药品流通集团及相关企业,已经开始将医疗洗涤和消毒中心进行一体化的整合,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医疗洗涤社会化。加之几年,社会化医疗洗涤工厂发展非常迅速,在洗涤设备自动化,工厂建设规模化,管理标准化,信息智能化等方面弯道超车,迅速赶超了绝大部分的医院洗衣房。
201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主要针对医疗洗涤管理和医疗洗涤技术两方面提出了要求,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医用织物分类、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