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布草洗涤根据WS/T 508《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相关规定、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实现清洁织物外观整洁、干燥,无异味、异物、破损;还要按照SB/T 10989的要求,达到布草物理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测要求。
医院洗衣房及社会化医洗机构选用的卫生隔离式洗脱机则在具备传统型全自动洗脱机所有功能的同时拥有前后双开门装置,实现布草装填与取出通过隔离墙将洁污区单分开,避免脏净布草交叉感染,在处理高污、高菌性的医院病床用品、手术服、传染科布草物品处理时具备特优势。
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实现卫生洗涤效果的基本功能就是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是分开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洁净布草的二次污染,这也是实现卫生洗涤基本必要的结构要求。 目前行业中设备, 布草的进出结构有前进后出、前进侧出和上进前出等结构。
设备中与水或者溶剂接触的钢质材料至少应为304不锈钢,隔离式洗涤设备与传统设备的区别在于消杀过程更为严谨,所以对于材料的耐酸碱、耐高温的要求是更高的。
其次要考察设备的基本配置是否能满足洗涤工艺的要求。一般来说标准配置包括双进水(冷、热水)、单排水、直接蒸汽加热(蒸汽直接进入洗涤腔)、直投式粉剂皂液箱(以皂液泵作为周转),这些配置可以实现基本的洗涤流程,但是谈不上高标准洗涤。高标准洗涤的洗涤介质、温度、浓度等关键因素都应该在洗涤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洗涤效果的检测可以满足相应卫生清洁指标。
对于卫生等级更高的洗涤要求,加热方式可以选择电加热(建议小公斤级设备配置),对于大公斤级的设备建议选择间接蒸汽加热(蒸汽盘管+散热翅片+疏水阀)。如果洗涤过程中有测试溶剂浓度的要求,那么取样口就是的配置。还需要考察设备在洗涤过程中对于一些重要洗涤参数动态变化的补偿能力,比如是否具有自动补水、自动补热功能,这些参数对于洗涤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医疗洗涤与消毒应注意的问题
一、洗涤原理
洗涤五要素是机械力、温度、时间、清洁剂、洗涤程序、水是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这些正确运作才能洗出的布草。
二、洗涤质量控制点
(1)分检:
洗涤前分检,脏净污渍分开,深浅颜色分开,不同面料分开,以利于控制成本和洗涤质量。
(2)机器装机量为洗涤剂承载量的85%,不要超载。
(3)医疗布草都应进行预洗,用20-30℃左右的温水,洗涤3-5分钟,这不仅可以清除布草表面的各类污垢、药渍、血渍,同时有清除大量微生物细菌功能,为主洗清除布草纤维内的污垢做好准备。对重垢布草,加入适量洗衣粉以增强污垢溶解、分解力。
(4)主洗时要掌握好“低水位”的控制,一定要将加热过程中蒸汽的含水量预留出位置,国际上推荐50kg洗衣机主洗水位(主洗加入水+蒸汽含水量+冲料水)应在15公分为宜。
(5)清洁剂投入量应根据污垢的种类和脏净程度适量增加或减少,主洗洗液浓度应控制在0.3-0.5%为标准的去污值,PH值应在10-12,清洁剂才能发挥佳去污效果。而消毒剂(彩漂或氯漂)一定要晚一些投放,水温60℃以上投入才能发挥佳效果。
(6)油渍、污渍较多时,可加入去油去污增白剂或乳化剂,以去除油、膏、脂、霜类含油性污渍。
(7)根据医疗织物蛋白性污垢较多的特点,建议:主洗分两步洗,加入强力医用洗衣粉,30-55℃间洗涤5-10分钟后,开启蒸汽到80℃再洗8-10分钟。低温洗涤可清除人体排泄污垢、血迹、药渍;而高温可杀菌、消毒,增加织物的亮度。
(8)洗衣机操作上,一定要掌握“逐步降温”的原则,主洗程序结束之前3-5分钟加入冷水,缓慢降温再排水,以防止二次污染现象的发生。
(9)投水一定要干净(至少投水三遍,中间脱水一遍),
(10)中和酸剂在后一次投水时加入,控制好PH值符合人体皮肤安全值(6.5-7)。
中和酸剂可中和残留碱,增加织物的白亮度,防止出现泛黄现象,保持织物使用寿命,同时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抑制微生物菌群的滋生,柔顺剂在后投水时与酸剂同时加入,可使织物更加柔软、舒适,并能消除静电对人体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