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抹布地巾是传播多重耐药菌的载体,清洁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基础,医院感染微生物主要来源于环境物体表面,随着 WS/T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的实施,改变传统日常清洁消毒方式,改造病区传统污物处理间:配置病区清洗消毒机或机械清洗消毒设备;改变抹布地巾的材料与使用方法:每个地巾抹布只能处理一个床单位;采用超细纤维材料、禁止重复浸泡,推荐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方法;清洁工具颜色编码:红色-卫生盥洗室、黄色-患者单元、蓝色-公共区域。
医疗洗消是指针对医院的手术器械、手术衣、手术敷料,以及医院床单被套、白大褂、护士服、病员服等医疗器械、物品和医用织物等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它是医院“院感控制”的核心,也是确保医护人员和广大病患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
承担对医疗机构对清洗手术硬器械(金属、橡胶、塑胶、高分子材料及其他硬质材料制造的手术器械、硬式内镜等)、软器械(可阻水、阻菌、透气的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穿戴、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等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洁净手术衣、手术盖单等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医疗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洗衣房应根据医院整体规划统一设置,相对立区域,周围环境无潜在污染隐患,要远离烟雾、粉尘、污染物和其他有毒害物品,远离垃圾处理站10米以上。
洗衣房应划分污染区、清洁区和办公区。由于隔离式洗衣机能够有效预防清洁纺织品的二次污染,并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因此洗衣房应配置隔离式洗衣机,并根据洗涤设备的安装要求设置相应的污染区和清洁区。污染区和清洁区具备相对立的功能:在污染区内主要完成污浊纺织品的收集、分检、浸泡、清点等污浊纺织品洗涤前的预处理,运输污浊纺织品车辆的存放等所有与污浊纺织品相关的处理流程和环节;在清洁区内主要完成纺织品的烘干、熨烫、缝补、折叠、储存、发放,清洁运输车的存放等与清洁纺织品相关的处理流程和环节。 洗衣房的布局设计应以纺织品的清洁流程为基础,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置物理屏障,污染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并有明显标志,将污浊纺织品与洗涤后的清洁纺织品严格分开。隔离式洗衣机有两个门,污浊纺织品由前门进入,清洗后的纺织品由后门取出,前门设置于污染区,后门设置于清洁区。纺织品按箭头所示方向,由污染区至清洁区单向流动,减少污浊纺织品与清洁纺织品间产生的交叉污染。
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版),洗衣房的装修应采用牢固、、难沾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地面光滑,地面排水设施完善,排水通畅,便于清洗和消毒。
地面宜采用耐磨、防滑、易清洗、耐腐蚀、不易开裂的装饰材料,确保地面平整。为了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可设置高水封地漏。墙面和屋顶宜采用硬度较高、拼接少、缝隙严密的装饰材料,确保墙面的整体性。各种管线暗装,尽量减少墙面的缝隙和不平整。屋顶需安装照明灯具、通风设备、烟感灭火器等。污染区和清洁区内应设置相对立的送排风系统,并能够根据季节,适当调整送排风量。洗衣房的建筑布局应遵循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
医用织物全自动洗涤消毒洗衣机,集隔离(双扉)洗脱和烘干功能于一体,满足WS310的要求,具备A0值实时监测、水质监测和可追溯功能,并且满足WS/T508的要求,适用于软器械清洗消毒,及医院楼层、生物工程、制药企业、软器械试验等,也可用于地巾、抹布清洗消毒。
非感染性织物要先洗涤后消毒,并且要根据织物的使用对象、污染程度选择清洗和消毒的方法。新生儿、婴儿的织物应该洗涤,手术室的织物应进行单洗涤。其他的布巾、地巾同样推荐进行单洗涤。感染性织物不推荐使用手工洗涤方式,应热洗涤,并采用专机洗涤和消毒的方式。对特殊患者感染的织物,要根据病原体的种类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
洗涤、消毒、烘干、熨烫等用品与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工作量满足工作需要。洗涤和烘干设备应选用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有加热功能的洗涤和烘干设备,好选择卫生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
严格遵循《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普 通物体表面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52-2020)《医疗机构 消毒技术规范》(WS仃367-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 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2)《关于全面开展环 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 195 号)等文件要求。
感染防控要点:加强日常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和消毒工作,消除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的传播隐患。保持环境清洁、整齐。
针对医用拖布的清洗应有别于普通织物,应该严格按照卫生隔离式的标准,清洁区与脏污区分开,按照单向流程由脏污区放入经过预消毒处理的待洗拖布,消毒洗净后的拖布从洁净区取出,并通过通道送抵储备区备用,避免交叉污染或接触感染。而的医用地巾清洗消毒设备可以简化程,使得院内清洁消毒工作变得更加、安全。
医用地巾清洗消毒机需要有处理重污的能力来确保洗干净,根据规范要求A0值≥600的标准达到消毒的规范,同时机器还需要有卫生无尘的要求,即医用地巾清洗消毒设备内部的材质要求及表面洁净度要求,以免机器内藏污纳垢,引起交叉感染。此外,该项设备还需要具备清洗排除泥沙的功能,使得聚集在拖布上的污物洗掉后能迅速排除。
医院卫生系统的织物洗涤,为了减少和避免因人为或管理等因素导致的细菌和病毒交叉感染和一次污染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控制清洁区域、消毒区域并实行规范的分区、分拣管理,做到发送与接收区域分开,并按被洗物的脏净程度、污渍的类型和性质加以区分;将工作场所分为分拣区、消毒区、洗涤区、熨烫区、折叠区及保存区以免造成织物交叉污染。
2,洗涤工艺流程要从带污垢的被洗织物到洗涤后干净的织物顺向通过,避免逆向通过,减少二次污染细菌和病毒的机会;洗涤过程中好采用好采用医院洗涤剂和消毒剂、高温高压及紫外线的消毒方式汰剥灭杀细菌和病毒的目的。
3,采用隔离式全自动洗涤机械,实行隔离式卫生洗涤方式,减小细菌和病毒对织物及衣物的交叉感染。
4,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穿经过消毒洗涤的洁净工作服,必要时要戴消毒手套上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