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多功能智慧化医疗洗涤中心操作流程,医疗洗消融合建设方案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1/3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WS/T 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明确规定适用于医院和提供医用织物洗涤服务的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院内洗衣房、医联体洗涤保障服务中心、第三方中央洗消工厂都适用。合规投标供应商需符合WS/T508标准基本都已经是必要条件,其主要要求内容包括:

二区三通道:

脏污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的全封闭式、实质性隔断,两区之间空气不能对流。 脏污进入通道(含传染品进入通道),清洁品发货通道,人员进出通道。

分类与分区处理:

床品,工服,手术服(棉质)等常规医用织物采用洗衣龙或隔离式洗脱机处理; 婴幼儿,产科等零星纺织品,单的隔离洗脱机处理;传染品、地拖抹布类,立封闭区域用隔离洗脱机处理;洁区同样做相对隔离分类、分区整理。

流程和路径:

工作流程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合理设计,注重效率流程,感控流程,管理流程建设。

对于具有三防一阻一透(防水、防体液、防污、阻菌、透气)的、具有双向防护(保护医生护士、保护患者)的功能性手术织物(也即“软器械”),相关产品已列入国家医疗器械目录。这对于提升医疗洗消标准和感控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也将行业手术医用织物从一次性无纺布、全棉手术织物向可复用的功能性手术织物创新转型的趋势。

卫生行业标准WS/T 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是我国次发布,对医用织物洗涤场所建筑布局的要求体现了规范性、功能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外部环境设计要求要优良,环境地理的位置、通风条件、采光条件等需符合卫生要求;内部环境的区域划分以及人流、物流通道与路径的设计既要通畅,又要达到卫生隔离与防范生物污染风险的需要;功能区域设计面积要足够,各功能用房设计要,应尽可能满足工作条件、设备安装条件等的需求,并预留扩容的空间。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各环节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为建设建筑布局规范化、装备现代化、管理精细化、技术精益化的医院洗衣房或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构建优良的基础。在验收过程中,需要水、电、汽等设施运行良好,消防和污水排放通过验收,以确保生产、消防安全和环保达标。

①整体要求:建筑面积与硬件设施应与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性质、任务相适应,并兼顾未来发展规划的需要。

②功能要求:除满足两区、三通道要求外,污染区内应至少设置医用织物接收(分拣)间、洗涤(消毒)间、回收使用后织物的车辆存放间、更衣(缓冲)间等;清洁区内应至少设置烘干间、熨烫与折叠间、修补间、储存/发放间、运送清洁织物的车辆存放间、更衣(缓冲)间及质检室等。同时,有条件的可增设感染性织物回收通道和立的隔离洗涤/消毒间。 ③管理要求:满足人流、物流通道分开设置,并物流由污到洁及其不交叉、不逆行的原则。

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是立设置的医疗机构。主要承担医疗机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洁净手术衣、手术单等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并开展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具监测检测结果,实现全程可追溯,质量。

至少应设置消毒供应室及感染控制、质量和安全管理、工程技术、信息等职能部门。

(一)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总面积85%,房屋应当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重要医疗设备和网络应有不间断电源。

(二)设置1个硬器械(金属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流水线的,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m2;

(三)设置1个软器械(手术衣等可穿戴折叠的器械)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流水线的,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m2;

(四)设置1个消化内镜洗消流水线的,建筑面积不少于800m2;

(五)应设净水处理设施,建筑面积不少于300m2;

(六)应设配送物流区域,建筑面积不少于300m2;

(七)应设办公及更衣、休息生活区,占总面积的10-15%;

(八)应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处,实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九)相应的工作区域流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根据规模、任务及工作量,合理配置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设备、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

医疗洗消是指针对医院的手术器械、手术衣、手术敷料,以及医院床单被套、白大褂、护士服、病员服等医疗器械、物品和医用织物等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它是医院“院感控制”的核心,也是确保医护人员和广大病患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医疗洗消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包括“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医疗硬器械消毒供应、医疗软器械消毒供应”三个方向。

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投入,倡导医疗资源的整合利用,支持发展第三方健康服务产业。

第三方医疗洗消中心以社会化投资、企业化管理、集中化供应、区域化共享等优势和特点,能够帮助地方和医院节约资金投入,避免重复投资,实现统一监管和标准化管理,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消毒灭菌质量,降低感控风险,同时可实现区域内医疗洗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动下沉,得到了越来越多和医疗机构的鼓励和欢迎。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验收标准》的要求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设置有合理的布局,合理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顺利供应的前提条件。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工作流程,的工作团队,的设备资源,规范的清洗、包装、灭菌的质量监测,的电子质量追溯系统,来加强消毒供应工作各环节的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使各使用单位可复用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下送工作有序进行,无菌物品和手术器械合格率达到100%。

建立区域性中心同步建立功能强大的质量追溯体系,实行集中化、化、信息化管理。为确保区域内加盟的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质量和数量准确无误,把器械的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环节纳入系统管理。在区域系统内设定子功能系统,包括消毒供应的数据库管理、去污区管理、清洁区管理等管理系统。通过发挥系统功能,实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追溯体系。
1、国家卫计委于2016.12.27发布的 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于2017.6.1实施。

本规范对医院洗衣房有明确规定,要斩断交叉污染渠道,疾控中心全程参与。中国即将对医疗洗涤进行规范化整改。

2、新标准要求,人、洁、污(三个方面)均需要通道,工作流程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3、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完全隔离,要有墙(物理隔离),并且空气不能对流。只有使用卫生隔离式洗脱机才能满足,单门洗衣机被淘汰出局。

4、更衣室升级:要求更衣室内安装有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洗手不动手开关阀门。更进一步应两次更衣:一更换鞋(缓冲)、二更更衣,降低污染风险。

5、:新生儿、婴儿要用专机洗涤,“感染性织物”要用专机洗涤,不得混用。

6、洗涤的装载程度:装载量不超过大容量的90%,即100kg洗衣机的洗涤量不超过90kg。

7、运输要求更严:运输工具,不应交叉使用。

扬州涤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吉林多功能智慧化医疗洗涤中心操作流程,医疗洗消融合建设方案”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推荐信息

清洗/清理设>熨烫洗涤设备>吉林多功能智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