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作为我国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棉花单产、总产和品质在全国一直。但随着棉花生产管理定额和单产水平的提高,日益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成为棉花生产的一大瓶颈。”邓福军说。
机采棉的推广既可减轻劳动强度,又有利于规模化经营,达到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从而推动棉花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发展,对确保我国棉花安全、稳定新疆棉花生产战略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1996 年率先引进进口采棉机开始进行试采和推广,兵团经过20 年的拓展,棉花机采率已达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采棉机使用区域。
“有的地区一味追求高产量,大量引进内地一些棉花品种。这些品种受气候、种植模式等多方影响,生育期偏长,机采后棉花强度、长度、成熟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邓福军说。
比如,新疆棉花种植普遍采用“矮密早膜”模式,一些地区引进内地棉花品种后,便降低了种植密度。兵团一直是一亩地栽植1.5 万株,外地品种种植密度仅为每亩8000 株。虽然结铃多,产量高,但引进品种的纤维度本来就比兵团的品种低1 毫米,加之气候等因素影响,又在此基础上降低了1 毫米,棉花平均纤维度在28 毫米以下,可谓提高了产量,降低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