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众合农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供应新乡新疆伊犁药材获逐渐机械化—大力引进众合牌药材收获机
2014年伊犁州直中药材种植面持续增长,总面积达25万亩,与2013年23万亩相比增长9%左右,预计产值7亿元,带动种植户增加收入5亿元。与之相关的加工业、品牌、营销亦同时起步,并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这表明,中药材的种植,已从过去零星的小家小户种植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和药材收获机械化方向迈进,引进新乡众合药材收获机、众合板蓝根收获机和众合黄芪收获机等挖药材机械,逐渐药材收获的机械化采挖。
伊犁河谷地理环境特,气候丰富多样,分布的植物药材近千种,是新疆中药材资源宝库。多年来为利用这些资源,不仅人工培育、引进了一批中药材品种,而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栽培技术的成熟,其种植面积呈现出逐年递增之势。随着中药材行情的看好,红花、薰衣草、黄芪、甘草、板兰根、柴胡等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其中红花种植面积已由5年前的10万余亩,增加到15万亩,从外地引进的薰衣草地方种植面积增至1.8万亩。黄芪、甘草、板兰根近几年也纷纷落户各县市,其中昭苏县规划中的以栽培黄芪、党参为主的千亩中药材基地已经成形,当归、柴胡、蒿本的种植已延到夏塔、察汗乌苏乡等地。察布查尔县试种的300亩罗马甘菊花已获成功。万寿菊、胆南星等中药材也开始落户伊犁河谷,甚至原产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药材玛卡也在昭苏试种成功。
尽管伊犁州直中药材种植规模渐显,效益甚佳,但仍然存在瓶颈。据州农业局种植业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受传统种植思维禁锢、技术人员缺乏、政策性补助不强,中药材的进一步推广还有一定难度;部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品牌意识不强、市场意识缺乏,品牌意识不高,在地理标识、品牌营销方面相对滞后,这些制约因素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