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犁建立轮耕制 稻田耕作采取翻地、旋耕和深松相结合的耕作体制。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的沼泽土、草甸土,可采取深翻两年,旋耙耕两年;地势高燥、排水条件好的,采取深翻1年,旋耙耕两年的轮耕制度。 秋整地深度。垦区多年种水田一般整地深度标准为深翻20~22厘米,旋耙耕14~16厘米,深松20~25厘米。稻田秋整地深度一般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制定。 翻转犁对于液压系统的调整 翻转犁,因为其结构较其他犁的油路复杂,所以对其液压系统的调整也就有了一定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翻转犁液压系统的调整主要是转阀换向时机的调整。一般而言,时机应是犁架转过900,油缸后轴、油缸前轴和转轴处于同一平面时(即“死点”位置时)。如果换向时刻与时机相差过多(即过早或过晚),势必使犁架停留在900位置上不能翻转1800。调整时刻,一般是通过调整换向叉拨杆的位置实现。有些犁型换向叉拨杆是螺旋锁紧的,可以松动锁紧螺栓。把拨杆转动一个小角度,再锁紧,再试犁的翻转性能。如还是不能翻转,就要继续调整,直到能顺利翻转为止。对于拨杆是焊合件的犁,就须用套管撬动拨叉杆进行调整。 温馨提示:如果翻转犁犁架停留在“死点”位置之前,就说明是换向提前,须沿犁架翻转的相反方向调整换向叉拨杆;如果犁架停在“死点”位置之后,然后又回到900位置,就说明换向滞后,须向犁架翻转的相同方向调整换向叉拨杆。 翻转犁入土难的调整 检查拖拉机和犁的挂接( 连接点) 是否太高,如果过高须降到犁铲入土合适深度,再适当缩短中央拉杆长度,以便增加犁铲入土角度。还可以将限深轮的位置向后移动,从第二根犁柱相对应的位置移到第二根犁与第三根犁柱之间的位置。另外,犁铧刃厚度超过3mm 要进行锻打或者磨刃,不然也不易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