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机变速控制方法,研磨加工有三个阶段,即开始阶段、正式阶段和结束阶段,开始阶段磨具升速旋转,正式阶段磨具恒速旋转,结束阶段磨具降速旋转,其特征在于,在研磨加工开始阶段,人为控制磨具转速的加速度从零由慢到快地增大,当磨具转速升到正式研磨速度的一半时,加速度的变化出现一个拐点,控制磨具转速的加速度由大值由快到慢地减小,直到磨具转速达到正式的研磨速度,磨具转速的加速度降为零。
操作者熟悉设备一般结构及性能,不得超性能使用设备。零件与磨具体积之和不得超过料斗体积的90%。接通电源后,进行空运转,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否则应停机检查。工件研磨前,将工件进行脱油去污处理。加工过程中根据工件研磨情况适时添加研磨剂和控制水的添加量。 工作完毕停机时,切断电源,清扫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安全操作规程开机前,应检查紧固螺钉,检查电机轴等转动是否灵活。设备在运转中,发现异常应即停车。每隔6个月,应向振动电机或旋转轴的轴承注油口加注锂基脂。下班,应切断电源。
研磨机在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中被广泛的应用,但其传动轴振动及小牙轮断齿一直困扰着系统的安全生产,时期我厂制粉系统也倍受这两个缺陷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了机组燃料的供应,经检修人员多次调整,效果显著,传动轴振动低于0.08mm。
齿顶间隙是齿轮传动装置的重要装配参数之一,规程中规定大、小牙轮间隙为7.5-8.5mm,实际生产中,设备经长期运行,大齿轮齿圈受应力冲击变形,由原来的圆形渐变为椭圆形,所以其齿顶间隙局部甚至低于6mm,在实际调整过程中应将齿顶间隙调为8.5-10mm,以减少因齿顶间隙引起的冲击,造成轮齿过载折断。
水平振荡式研磨机的摇臂是在仪器正前方的位置,因此工作时的状态可以一目了然,但噪音也会相对更直接的传出,随着国内厂家对于电机的改进,将有刷电机变为无刷电机,噪音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水平振荡式研磨机由于相互作用力同等,故其可以使用更大的容器——研磨罐,因为研磨罐一般为硬质金属,质量较大,如果采用其他运动方式都需要克服其自身的重力效应,而使得研磨效果不好以及影响仪器的寿命。
研磨机的辊筒经常会发生故障, 其中常见的故障是辊筒的平行度发生改变。造成辊筒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辊筒的弹簧或者滑道出现了磨损和失效的情况,此外,螺旋机构的内涡轮蜗杆的工作面如果发生了磨损,也会造成研磨辊筒的平行出现问题,一旦辊筒上的平行度出现了问题,就会降低研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