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采用三点支撑,前端采用短锥双列滚柱轴承与大接触角球轴承组合形式,中端采用短锥双列滚柱轴承,轴承内径为Φ110mm,后端采用单列圆柱滚子轴承辅助支撑,使主轴获得高刚性的同时,获得的主轴回转精度。宽大铸铁淬硬精密磨削导轨,滑动面粘塑,动静摩擦系数相近,减少机床低速爬行现象,定位精度高,同时获得高的动态响应特性。托盘定位结构,六组锥销定位系统可托盘刚性夹紧和定位,托盘的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01mm。主轴脖长365mm可减少刀具长度来优良的加工特性和精度。
性能及效率:龙门立柱,正挂箱主轴箱结构,热变形对称,热稳定性好。APC托盘自动交换装置,工作台交换45s,节省辅助工作时间。机床自动循环中,可进行刀库刀具的手动装卸更换。主电机22KW,主轴箱采用两级齿轮变速,低速大扭矩,大扭矩可达837Nm。与同等规格机床相比较,本机床具有占地面积小,三轴加工范围更广的特点。
世界上台成功研制的数控机床是一台三坐标的数控铣床,于1952年由美国帕森斯公司(Parsons)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完成。早在1948年,美国在研制加工直升机叶片轮廓检查用样板的加工机床任务时,就提出了研制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1949年,在美国空军部门的支持下,帕森斯公司正式接受委托,与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实验室合作,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于1952年试制成功世界上台数控机床试验性样机。这是一台采用脉冲乘法器原理的真线插补三坐标连续控制铣床。其控制装置由2000多个电子管组成,占了一个普通实验室那么大。这台数控铣床的诞生,标志着机械制造的数字控制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