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员工的执行力取决于领导的管理能力?
企业里这样的场景可能很多人并不陌生:手下有多大将,学历不低,能力不俗,但每次的工作分配下去,多半不如人意。要么质量不够达标,要么根本完不成,兜兜转转,后只能负责人亲自上阵,搞得筋疲力尽,力不从心。
员工的执行力不足正在成为很多企业的普遍“心病”,对此,很多往往会归因于员工,但其实执行力差是现象,管理不善才是本质。
管理者该如何进行深度聚焦,从执行力不足这一现象入手,解决问题的本质呢?
通过多年的观察,国内企业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国内大多数企业要么没有培训直接上岗,要么培训没有具体的实操性,单是励志培训跟企业文化培训。落到具体的项目操作时,中高层领导徒有发展战略,总监经理只有kpi项目指标,而至于具体执行,如何执行,没有人知道。员工得不到明确的指令操作,只好靠惯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
不知道干什么跟不知道怎么干这两个难题就限制住了员工的执行力,而多半下属因为这个缘故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管理者常常就会脱口而出:
* 你怎么还没有搞定这个任务?
* 你为什么你没办法完成任务?
* 你不懂怎么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为什么不求助别人?
而通常此时,下属即使给出合理的解释,只会引起管理者下一轮的质疑轰炸,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此时,有经验的下属通常会选择闭嘴,因为再怎样解释都没有用,管理者并不会提供有效的建议。
不深挖原因,一味指责,长期在这种氛围之下,团队士气低落,又谈何让员工建立强大的执行力呢?
管理者在面对员工执行力不足的难题时,需要三省吾身:
* 我提出的建议是否可以帮助员工厘清现状,快速找到解决方法?
* 员工的做事流程里是否有可以优化的可能?
* 我讲的话可以让团队感觉到我愿意支持他们直到完成任务吗?
当管理者学会三省吾身后,挖掘执行力不足这一表象后面的真相后,就要相应地采取相关措施来提升团队员工的执行力了。
01提供可行的方法
岳家军之所以在对抗金人时能战无不胜,多是因为岳飞发明了钩镰枪,教给士兵钩马腿而大破金兀术的拐子马。执行层的任务既然是只是执行,管理者就应该对其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个可行的操作方法,需要决策、支持、反馈三个环节的有效配合,经过了市场大浪淘金后的可行方法,在与员工的讨论及具体工作中,再进行相应的完善。记住:授人以渔,传授方法论与经验,远比大谈企业文化来得更为重要。
02完善执行的流程
优化流程,能有效减少重复的工作,能避免部门的扯皮推诿,优化了这些协作流程才能提高整体的效率。
优化流程后才能更好地确认责任归属,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抓取不合理的部分,尤其大多数企业存在外行管内行的情况,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03支持目标的达成
让团队成员定期提交阶段性成果,及时汇报工作状况,当管理者发现偏差时,及时给予辅导和纠偏,让成员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团队遇到难题的时候,需要进行有效的发问,引发团队成员向内的思考,而不只是将问题的产生归因于外部环境,归因于他人,从而营造出一种“只要我们其利断金没有做不成事”的状态。
对于手下人的放手与干涉业要达到一个均衡,就像放风筝,风筝既要放,又要牵。光牵不放,风筝飞不高,光放不牵,风筝终也会失控落地。
及时合理的引导才能让团队这一风筝飞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