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绿化是一种新兴的能有效防护裸露坡面的生态护坡方式,它与传统的土木工程护坡(钢筋锚杆支护、挂网、格构等)相结合,可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与防护。
边坡绿化对植物的选择原则:
1、抗性强
由于边坡的开挖和填方形成了的裸露边坡,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加之公路的土质边坡土壤瘠薄、坡度较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因此考虑立地条件的特殊性,用于绿化的藤本植物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2、景观性
边坡绿化除满足生态功能的需要外,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选择那些绿期长、叶色多变、花色或果色艳丽且花期、果期较长的藤本植物,能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景观,满足乘客、司机对旅途景观的需求。
3、重视乡土藤本植物的选择
选用一些乡土藤本植物或一些耐贫瘠干旱、生长旺盛的藤本植物,如地石榴、葛藤和爬山虎等。当地藤本植物在坡面的覆盖度达到60%以上时,追播部分当地固氮型速生草种,可达到原生态绿化效果。
4、生长速度快、生态功能强
高速公路边坡特殊的立地条件不利于藤本植物的生存和发育,因此作为护坡藤本植物要求出苗早、扩展性强、生长速度快、根系深而发达、固坡能力强,以便能迅速建立植物群落,尽快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较快完成对边坡的绿化,以满足景观和生态防护功能的需要。
5、适于边坡垂直绿化的攀援植物
我国攀援植物种类丰富,可栽培利用的藤本植物约1000余种,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垂直绿化,但目前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大,因进行交通建设、水电工程、矿山开挖、市政等工程实施而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居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长期的裸露危岩体、渣土、废弃地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因此,对各种裸露边坡绿化植被复绿愈发重要,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需着力开展边坡绿化、植被恢复工作。,边坡绿化可以美化环境,提高绿地覆盖率,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其次,边坡绿化可以涵养水源,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水土流失、滑坡等现象的发生。
边坡植物防护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兼有美化环境的功能。一般应选择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覆盖度好、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同时兼顾景观效果的草本或木本植物。边坡以种植草本地被为主,根据不同地段的实际情况,采用丛植、列植等绿化模式,尽量做到乔、灌、花、草搭配,形成不同景观的植物群落。
保持边坡水土、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将有包裹、防护、载体功能的植生袋装土码放与边坡外侧,通过植生袋自身和植物的双重防护,有效地防止滑坡现象发生,植生袋护坡初期,因植生袋有渗水不渗土的功能,允许袋内水自由流动、减少静水压力,边坡内部结构得以保护,随着植生袋内植被的长成,根系犹如无数锚杆把边坡连为整体,边坡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边坡绿化的环保意义十分明显,边坡绿化可美化环境,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净化空气。对于石质边坡而言,边坡绿化的环保意义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