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舱壳体采用微正压空调时需一并配置风道均压系统,风道为模块化设计及安装,风道间连接采用插条式插接,要求安装、拆卸方便。风道出风口风量为可调式,出风口与风道连接可靠,严禁粘接方式,相邻出风口间距不应大于2米,确保实现舱内均衡的微正压环境,舱内气压外部环境气压5Pa左右。
选用壁挂式空调机组时,室内机安装于侧墙底标高≥1.80m。空调室内机安装牢固,并保持持水平,满足冷却风循环空间要求。管道穿墙处密封,布管整齐美观。分体式空调机组室外机安装牢固、可靠,室外机的托架与墙体用螺栓连接牢固,高低一致,室外机应有可靠接地。
光伏发电预制舱内需设置下人井,下人井应设置可旋转开启的盖板,盖板开启后树立于下人井口处作为警示,不应采用可完全移开的下人井盖板,防止盖板丢失,杜绝踏空隐患。
预制舱式变电站根据内部设备需求,预设室内摄像机、轨道巡检机器人等设备的安装条件,确保现场摄像机、轨道巡检机器人等系统安装便捷,无现场配孔、焊接等表面破坏性施工作业。
预制舱壳体底架由型钢焊接而成,舱体骨架为焊装一体式结构,主要钢材材质应选用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不小于235MPa,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在起吊、运输和安装时不会产生变形,满足GB17467《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防冲击试验要求,并耐受以下的负荷和撞击:
a)顶部负荷:小值为2500N/㎡(竖立负荷或其他负荷)
b)在面板、门和通风口上的外部机械撞击:外部机械撞击的撞击能量为20J,对应的防护等级为GB/T20138的IK10。
光伏发电预制舱需具备承载设备的底座,底座与骨架主体结构为焊接一体式,不允许采用拼接形式。底座由型钢焊接而成,骨架主体结构采用型钢或薄壁冷弯型钢焊接式结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2mm;门板采用高耐候双层复合防火保温壁板。
预制舱是智能变电站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是由预制舱体、二次设备屏柜(或机架)、舱体辅助设施等组成,在工厂内完成制作、组装、配线、调试等工作,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输至工程现场,就位于安装基础上。预制舱及其内部的二次设备实现整套二次设备由厂家集成,实现工厂化加工,减少现场二次接线,减少设计、施工、调试、工作量,简化检修维护工作,缩短建设周期,有效支撑了电网建设。
预制舱具有标准化、模块化、预制化的技术特点。厂家可根据设备柜体的实际需要定制特定尺寸,以便适应设备的正常运行。
标准化是指预制舱的尺寸参照标准集装箱尺寸并经过适当改良,尽其完善、标准的符合设备的采用,及为更有效的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使其达到相应的标准化;
模块化是指:预制舱按照内部设备功能的不同,分为公用设备预制舱、间隔设备预制舱、交直流电源预制舱、蓄电池预制舱等模块。不同的模块预制舱内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又可划分为若干子模块;
预制化是指预制舱的舱体结构、内部设备按装、内部设备间的连线、内部设备间的电缆和光缆均采用工厂化预制的方式加工。并在工厂内完成所有设备的安装、接线与调试工作吗,将预制舱及其内部设备作为一个设备整体运输至变电站现场,完成就位和通电从而达到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实现了降低智能变电站建设周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