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
透水混凝土的施工主要包括摊铺、成型、表面处理、接缝处理等工序。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进行摊铺;成型可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整平辊、手动推拉辊、振动整平梁等进行施工;表面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表面观感,对已成型的透水混凝土表面进行修整或清洗;透水混凝土路面接缝的设置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缩缝等距布设,间距不宜超过 6m 。 保养 透水混凝土施工后采用覆盖养护,洒水保湿养护至少 7 天,养护期间要防止混凝土表面孔隙被泥沙污染。混凝土的日常维护包括日常的清扫、封堵孔隙的清理。清理封堵孔隙可采用风机吹扫、高压冲洗或真空清扫等方法。
在透水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粘结强度是混凝土的较薄弱环节,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因此水泥的活性、品种、数量的选择尤为重要。透水混凝土要采用强度较高、混合材料掺量较少的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的用量以刚能完全包裹骨料的表面为极佳,形成一种均匀的水泥浆膜层,并采用较小水泥用量为原则;因过大的水泥用量不仅会造成透水性的减弱、增加成本,还会造成水泥石收缩量增大,形成裂缝,使混凝土的强度反而降低。 粗骨料是透水混凝土的结构骨架,骨料粒径的大小视透水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强度、透水性而定。试验资料表明,透水混凝土的颗粒级配是决定其强度和透水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透水混凝土强度及其透水功能,粗骨料常用颗粒较小的单粒径。骨料粒径越小,骨料的堆积密度越大且颗粒间的接触点越多,配制的透水混凝土强度高,透水性能会降低。骨料粒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所形成的结构骨架单位体积内骨料颗粒之间接触点数量越多,胶结面积越大,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须同时调整水泥用量。骨料粒径越大,比表面积越小,所形成的结构骨料单位体积内骨料颗粒之间接触点数量少,胶结面积越小,从而可提高透水性,但会降低强度。 粗骨料有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之分。连续级配即颗粒由小到大,每级粗骨料占有一定比例,相邻两级粒径之比为N=2,天然河卵石均属连续级配,连续级配的粒级间会出现干扰现象。为得到较小空隙率,相邻两级骨料粒径比应较大,才能使颗粒十分靠近,大颗粒的数量较多,这就是间断级配。单粒级骨料易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制作透水混凝土时须调整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否则极易出现骨料表面的水泥浆膜层厚度不均匀、流浆等现象,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透水性及质量稳定性。
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试验时采用单粒级和双粒级汉江卵石粗骨料,单粒级为2.5~10mm、5~13mm、10~13mm、13~24mm四种粒级的骨料; 双粒级为大量13~24mm粒径的粗骨料和少量2.5~5mm粒径的细骨料,按一定比例掺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