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
1、混凝土道面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表面微裂纹、起砂、起皮等。
2、混凝土道面施工操作不当或除冰盐侵蚀造成的道面蜂窝、麻面等。
3、由于行车磨损造成混凝土道面的粗骨料裸露或冰灾、火灾造成混凝土道面的损坏。
4、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混凝土道面标高偏低需要补差时的薄层修复。
5、其它混凝土构件的上述类似病害。
基本要求:
1.1水采用水(牲畜可饮用水)。
1.2 施工条件:温度需在5℃以上,雨天不能施工。
1.3 施工人员须具备一定的水泥混凝土施工的经验,施工前先了解本材料的使用方法。
1.4 施工机械:砂浆搅拌机或手动的搅拌工具(手电钻改装),高压水冲洗设备,底面清扫工具,海绵或拖布(吸干多余水分用),铁质的搅拌桶两个以上,抹子若干个。
底面处理:
(1)清理:先将起鼓、脱皮、裂缝等部位的松动部分剔掉, 对低于3mm的部位、过于平整的部位和有油污的部位要进行拉毛处理,拉毛方法采用拉毛设备或人工用尖锤敲击均可。
(2)清扫:将底面的浮土等杂物清扫干净,用高压水冲刷干净,冲刷时应将泥浆冲出作业面并防止回流。
(3)水润:用水洗刷干净后,应将水保留在作业面一段时间,将作业面充分润透,直到不再渗水为止。
修补完成后,用手触摸材料表面硬化以后,即可进行洒水养生,但不能用高压水冲,防止将表面浆液冲走而影响强度,如果水分蒸发过快天气,要进行覆盖养生,不论哪种养生方式能保持湿润状态两个小时以上即可。温度在20℃以上时,短时间内即可开放交通,温度低时,可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根据经验,覆盖养生效果佳,覆盖物可用材料的包装袋、树枝等就地取材的东西即可,尽量创造条件覆盖养生。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延长开放交通的时间也有助于材料性能的提高。
按照现场浇注的多少和浇注速率,人工将补料掺入强制型沙浆搅拌机上,搅拌10秒后,按照产品要求的加水量称重。然后分两次加水搅拌:加2/3水,拌和30 s;二次加1/3水,搅拌150 s。搅拌完毕后,混凝土修补材料应该在2~3分钟内保持不动,等泡沫散去。
对水泥路面破碎板或混凝土结构破坏严重的部分,采用风镐将其粉碎为小片,清理掉周边的板底面疏松,用空气压缩机清理底面和沟槽中的污垢。浇注之前2~3个小时,用清水打湿基面,清理明水;冬天施工,在浇注之前,用65℃以下的温水将基面打湿,并清理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