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冶建工程裂缝处理中心主要内容:
损伤诊断:对建筑物的现状进行鉴定,分析造成劣化损坏的原因;包括劣化机理、缺陷类型、现场评价等耐久性方面的研究分析;
寿命评估:确认建筑物的使用环境、使用状态、劣化损坏程度,评估其使用寿命,研究实施修复计划的必要性与对策;
修复建议: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推荐适合的修复材料、维修技术和工法。
混凝土耐久性修复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1. 隧道的钢筋保护层不够,需进行耐久性修复处理。
2. 未安装的轨道板预留空洞周围出现微细裂缝。
二、 混凝土耐久性修复
1. 编制原则:
1.1材料要求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老混凝土界面粘接良好、无空鼓开裂,施工便利、快捷,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等)。
1.2施工后确保建筑的耐久性、强度要求,同时桥梁整体性和抗冲击强度,满足正常使用,修复材料的抗压强度R28≥50MPa。
1.3本工程推荐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1 工程师®B9性界面粘胶
2 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
3 工程师®A10聚合筋®耐久性加强网
2. 处理方案:
采用北京聚合筋建筑修复技术中心的聚合筋®修复体系进行修复处理,确保建筑的耐久性,整体性和抗动载冲击强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工程师团队长期对建筑物的损坏机理和耐久性评估的研究
建筑物修复前,对建筑物的现状进行全面鉴定与评估,分析造成劣化损坏的原因,确定建筑物目前所处的状态,研究确定实施修复计划的必要性与对策;
针对特定的修复项目,确认建筑物的使用环境、使用状态,恰当地评价建筑物的劣化损坏程度,合理地评估其使用寿命。
评估使用环境对材料和施工的影响因素等,研发适合的材料选择标准和维修技术。
该课题包括劣化机理、缺陷类型、现场评估等耐久性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