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设计喷氨格栅(AIG)是将烟道截面划分为若干个控制区域,每个控制区域有若干的喷射孔。喷氨格栅包括喷氨管道、支撑、配件和氨气分布装置等。设计时,喷氨格栅的位置及喷嘴形式是根据锅炉尾部烟道的布置情况,通过模拟流场试验来选择的。同时,应通过烟道设计的优化及加设烟气导流板,使进入SCR反应器的烟气气流保持均匀。喷氨格栅设计不当或烟气气流分布不均匀时,容易造成NOx和NH。
喷氨格栅(AIG)优化调整过程 1、确定反应器出口烟气测点位置,A、B反应器出口烟气取样点各7个,总共14个。 2、工况稳定情况下,先用紫外线烟气分析仪测量各测点烟气NOx浓度,记录数据,分析数据; 3、确定NOx浓度值,调节空氨混合气42个进气支管手动球阀,实时测量催化剂底部烟气测点烟气浓度变化,使各个测点NOx浓度达到均衡,记录数据。 4、催化剂底部烟气取样点达到均衡后,烟道出口测点检验NOx分布情况,记录数据。
热态调试前,SCR出口NOx浓度大偏差为61.89%,平均偏差17.96%; 热态调试后,SCR出口NOx浓度大偏差为7.89%,平均偏差3.89 %; 经调试后,改善氨气烟气混合均匀度,提高催化剂利用率,调试前后每千克NOx氨耗量下降36.68%。 通过喷氨格栅(AIG)优化调整,出口NOx分布更均匀,更好的了脱硝效率;同时降低了氨耗量,减少运行成本,也降低了硫酸氢铵(ABS)形成的风险。
尤其是环保排放标准的进一步严苛后,大部分机组面临“超净排放”的需求,对SCR反应器内的速度场、浓度场、喷氨格栅喷射三者之间的耦合提出了更高要求,系统均流与混合是脱硝系统运行优化的关键之一[12-16]。
#锅炉装机容量660MW,共配置2台SCR反应器,采用高温高尘布置。烟气在锅炉出口处被均分成两路,每路烟烟气并行分别进入一个垂直布置的SCR反应器,其截面尺寸为4.8m×9m,烟气向下流过整流器、催化剂层。烟道内设计烟气流速不大于15m•s-1,催化剂区域内流速为4~5m•s-1。
可以看出,根据出口NOx浓度和氨逃逸浓度的对应关系,NOx浓度较低的区域对应较大的喷氨量,极易产生较大氨逃逸浓度。B1、A5等2个测孔位置出口NOx浓度均小于20mg•m-3,其代价是很大的喷氨量和较高的氨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