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化砖为什么湿贴易于空鼓?
玻化砖的迅速应用,时间进程太短,大面积采用还是近些年的事。由于人们惯于普通陶瓷砖的粘结方法,在开始粘结玻化砖的时候也按陶瓷砖的粘结方法施工,好一些的用粘结剂,差一些的用水泥浆料。结果发现,过了一段时间,玻化砖就会发生空鼓、脱落的现象。
玻化砖由于吸水率底,硬度高,通常的粘结辅料的粘结力达不到使其牢固的强度。另外,随着温度的变化,玻化砖与粘结材料之间会发生热应变力,当应变力集中(通常会集中于不同的材质之间的粘结面)便产生很强的破坏力,从而导致玻化砖空鼓。这便是玻化砖一旦空鼓后,其背面光光的原因。
玻化砖破坏的界面层主要是三层,破坏是由强度低层导致基层与粘结剂的粘结强度、粘结剂本身的强度、粘结剂与玻化砖之间的粘结强度
1、提高粘结力,减少破坏性应力。只要从粘结层着手考虑,将粘结层的粘结强度提高,就能解决湿贴玻化砖存在的问题。
2、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所谓符合的意思是,不单只有一份检验报告,主要是产品经过粘贴后,与质检报告相符,这个才是好的产品。
3、玻化砖后面的脱模剂一定要清理干净。
提起瓷砖空鼓、脱落,大部分人想到的是外墙砖脱落。其实,相对外墙掉砖,室内掉砖也同样不可小觑。装修一两年的房子,突然出现墙面空鼓、瓷砖脱落,不仅会损坏家具,带来返工难题,而且还会对家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瓷砖胶作为水泥砂浆贴砖的替代产品,已经逐步得到人们认可;虽然现有的瓷砖胶产品品质已经很稳定,但在施工中还是会遇到偶尔的空鼓和瓷砖脱落现象。
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发现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瓷砖胶选择不当。
对于玻化砖等吸水率低或尺寸较大的瓷砖,一定要选用瓷砖胶。通常,瓷砖胶需要根据应用环境和瓷砖种类来选择,只有选对产品才能铺贴质量。
基面刚性不能满足瓷砖安装要求。
如轻质隔墙存在变形就容易出现该问题。
瓷砖或石材背面未清理干净,有灰尘或脱模剂等影响粘结强度的物质。
瓷砖粘接剂里面掺水泥砂浆成品粘接剂里面各种成分是有配比的,随意添加材料会改变配比,破坏了材料的稳定性,使用后瓷砖就会空鼓、脱落。
用铁锹在地面或炒盘里瓷砖粘结剂有的材料配比,需要用搅拌器搅拌,用铁锹无法搅拌均匀,瓷砖粘结剂里面有效成分不能充分融合;同时人工摊开搅拌加水的量难以把握。改变了材料配比,导致粘结力下降。
瓷砖粘结剂泡水使用,刚接触瓷砖粘结剂的很多工人师傅还是习惯泡水泥的方法,把搅拌好的瓷砖粘结剂在桶里进行浸泡,怕材料干的太快,其实这么做会导致瓷砖粘结剂吸水过多没有强度、粉化,瓷砖容易空鼓脱落。
搅拌后时间过长,再次加水搅拌使用,瓷砖粘接剂在加水搅拌完成后,有效成分就开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粘接力,这个反应时间是固定的,不会随着再次加水搅拌而延长,再次加水搅拌只改变了其形态,这样使用会导致瓷砖空鼓、脱落,粘接剂还应该是用多少搅拌多少,搅拌后使用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凝固后废弃处理。墙面一次批刮面积过大,墙面粘接剂批刮面积过大,表层固化后再贴砖会导致空鼓、脱落;墙面每次批刮瓷砖粘接剂约1平米左右,墙面干燥时要预先润湿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