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地面空鼓的原因分析
建筑装饰施工地面清理不完善使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碎砂,浆膜等其它污物。在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工序方法,实践表明,一般的施工工序都是先顶棚、墙面后地坪。因此在地面施工时,地面会有顶棚或是墙面掉落的浮灰浆膜或其它建筑污物,这些建筑污物使地面施工中的基层与面层粘接力不足,因而导致地面空鼓。
面层施工时,基层表面不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铺设砂浆后,致使砂浆失水过快而强度不高。基层表面过于干燥,基层吸附粉尘,粉尘导致基层与面层分离开,因此基层与面层粘结不牢,地面出现空鼓空鼓。
施工时,表面积水造成局部水灰比突然增大。导致该处水泥砂浆强度过低,因此与基层粘结力过低,也会使地面发生空鼓现象。
未按工艺工序施工。在建筑装饰地面施工水泥砂浆地面时,一般都按照必要顺序在基层处表面上刷一层诉水泥砂浆,而刷砂浆的时间也要严格的控制,例如刷水泥沙浆的时间过早,而地面起风后所刷的水泥浆会被风干而导致基层硬化,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 会影响质量,不但没有增加粘结力,反而会导致基层与面层的隔离。如先撒干水泥,用扫浆法对基层施工,会导致水泥浆干的地方很干湿的地方很湿,发生积水现象也会导致地面空鼓。
混凝土面层施工中基层的清理、界面处理、面层伸缩缝的尺寸及切割时机等都会影响到面层的裂缝的密度和空鼓的严重程度。混凝土空鼓微孔灌浆处理工艺。由于混凝土地面空鼓的灌浆处理中对环氧树脂的要求很高,高流动性、高强度、收缩极小。若不采取多种复合改性手段,而仅采用普通配方及普通固化剂(如乙二胺)固化环氧树脂,不仅脆性大、力学及耐久性相对不足,而且还存在收缩较大、不能低温固化及湿面粘结、施工不方便等缺陷。造成混凝土空鼓施工后再次出现空鼓。
混凝土地面空鼓的原因:
1、基层表面太光滑,铺贴前基层没有浇水或浇水不够,水泥砂浆里面的水分被基层吸收掉后影响了粘结力;
2、基层平整度偏差过大,抹灰厚薄不一会导致收缩不一致。
3、瓷砖泡水时间不够或水膜没有晾干;
4、粘贴砂浆过稀,粘贴不密实;
5、粘贴灰浆初凝后就拨动瓷砖;
6、瓷砖四角砂浆不饱满引起空鼓;
7、门窗框边封堵不严,开启过程中引起松动,产生瓷砖空鼓;
钢纤维混凝土空鼓怎么处理?
施工流程
A、确定空鼓位置
B、空鼓位置打孔
C、拧止水针头
D、连接注浆机器
E、调制环氧树脂空鼓胶
F、开始注浆
G、观察注浆机工作状态
H、查看地面空鼓注胶情况
墙面空鼓,相信大家都知道问题很重要,其实地面空鼓,也一样很重要,像我家在装修时,就检验出地面有空鼓问题。起初,关于这个情况,我是准备让泥工师傅重新修补一下的,并且为了方便泥工师傅修补,在做拆改工程时,还让人把空鼓的地面给破开了。可没想到,泥工师傅却说不用修补,表示地面后期铺的是实木地板,有龙骨做基层,不修补也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当然,我也相信了。可没想到后在铺地板时,才知道不修补地板是没有质保的,并且安装地板的师傅是这样来说的。
据师傅说,地面有没有空鼓问题,和他们安装地板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在地面破开的情况下,不做修补处理,就和他们打地龙骨铺地板,有一定的关系了。因为在打地龙骨时,虽说可以起到找平的作用,但是像这么一块大塌陷的区域,若直接用地龙骨来垫平的话,那么对地板的稳定性这块肯定是有影响的。当然,为了不耽误铺地板,这个问题肯定会帮我解决掉的,只是当地板铺好之后,后期的质保就没有了。因为原地面就是不平整的,地龙骨在受力时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样会加大地板出现问题的机率。
将空鼓瓷砖取出,然后将基层和瓷砖背面清理干净,建议使用快而佳防霉超级密封结构胶或用快而佳强力液体钉300ml打在瓷砖背面,采用多点分布为好。后用橡胶锤找平。勾缝建议使用易施宝的填缝剂2KG。
1. 基面处理:清除工作面上的油污、灰尘和松散物,清洁瓷砖缝隙,确保无碎屑和积水。
2. 搅拌:将干粉按一定比例倒入盛有27%-29%清水的容器中用,用电动搅拌器低速搅拌,边倒粉边搅拌至均匀无结粒、无沉淀的浓浆(似膏状)静置3-5分钟,再搅拌1-2分钟即可使用。
3. 填缝:用填缝工具将填缝料沿对角方向完全压入缝隙内,注意不得留空。10分钟后用湿海绵或湿布将瓷砖面上的填缝料抹去。
4. 清洗:待填缝料干固后用拧干的湿海绵将瓷砖表面清洁干净。施工后3天内尽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建议在一周内每天对施工的填缝材料进行洒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