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亚洲日报》17日援引三星电子方面的话称,目前中国企业确实希望能出口更多氟氢酸。但更换供货商以后,材料的试验短需要3至4个月时间,并且要进行多个项目测试。
因此,文章直言道:从各项条件来看,三星电子和中国签订氟氢酸供货协议都不太现实,加之消息是由中国证券新闻发出,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上述报道还透露,韩国半导体生产商使用的氟氢酸41.9%来自日本。日本宣布对韩国进行贸易制裁后,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企业曾派出高管前往中国。韩国府还曾通过外交渠道派遣代表团前往俄罗斯,与当地企业商讨氟化氢供给合作方案。
文章还指出,韩国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正在对包括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企业生产的高纯度氟化氢进行测试。有分析认为,三星电子此举或为寻找新供货商,以应对日本采取的出口限制。
日前,国在国际海底区域提交的第五块专属勘探区已经获得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这是目前离我国港口近的勘探区。
观察者网16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当地时间7月15日上午,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25届会议上,北京高技术开发公司提交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工作计划获得批准。此次获批勘探区位于西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
据悉,根据有关规章,公司按照平行开发制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了两块具有同等商业价值的区域,其中一块为此次核准的勘探区,另一块将作为国际海底管理局保留区。平行开发制和保留区是落实“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确保发展中国家可以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机制。提交保留区是中国对国际海底事业所做出的又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