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是其基本形式。
锻铜浮雕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才得到发展,铜饰产品因其特有的典雅华贵及几千年深厚铜文化的积淀而大行其道,锻铜浮雕则更是风行全国,小到几平米的浮雕壁画,浮雕屏风,大到几十平米甚至上百平米的浮雕墙,无不彰显着铜艺文化的辉煌,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铜浮雕是中国古文化艺术,以不锈蚀、不脱色的紫铜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地方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具有做工精细、形象逼真、立体感强、风格古朴、画面栩栩如生、可长久收藏等特点。铜浮雕选材贴近现实生活,是民间的艺术精灵,他展现着人们的思想和审美。这种浮雕制作技术流传在民间,诉说着民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