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常规分析方法及流变测试技术,对普通石油沥青胶浆与SBS改性沥青胶浆进行性能评价和机理探讨.试验发现,沥青胶浆的力学强度和黏弹性变化源于其组成之间的相互作用,2种沥青胶浆在黏弹性组成上有差异,并导致不同的应力响应特点;在高温高频状态下,沥青胶浆内部损耗行为随着粉胶比的增加而提高,胶浆体系更容易被破坏;从沥青胶浆的结构稳定性和损耗特性入手,如相位角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研究矿粉对沥青胶浆的影响机制;可利用多应力重复蠕变回复试验中的不可回复柔量差,进行沥青胶浆的粉胶比判断.
利用化学分析、XRD及相图分析,对MnO2对C3S形成过程影响及其固溶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O2主要以Mn2+的形式存在于CaO-SiO2二元体系中,MnO2掺量大于其固溶极,f-CaO呈减小趋势,MnO2促进C3S的形成效果明显.通过二乘法及MnO2固溶度的界定,推导出MnO2在C3S中的固溶体分子式.
用聚或聚丙烯制成的口琴式条带作芯带,两面包以非织造土工织物作滤层成为塑料排水带(板)。芯带起支撑作用并将滤层渗出来的水向上排出
研究了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浆活性钙含量的变化规律,通过滴定法和EDTA滴定法对比、试验条件敏感性分析、检测方法重复性和复验性研究,确立了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浆活性钙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活性钙含量比pH值指标更能表征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浆的水化活性,与水化产物宏观性能相关性更好;由于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浆属于贫钙体系,活性钙含量较低,滴定法较EDTA滴定法更适用.滴定法的重复性和复验性良好,但对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敏感,终确定搅拌时间为2h,搅拌温度为20℃.
塑料排水带(板)用插板机插入软土地基,在上部预压荷载作用下,软土中空隙水由塑料排水带(板)向上排到上部铺垫的砂层(或水平塑料排水带)中,向下游排出,以加速软基固结。
原材料 芯板采用聚丙烯、聚为原料,严禁使用再生料。以钢渣作为粗集料,石灰岩为细集料,采用SBS改性沥青配制开级配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OGFC-16).在油石比下,该混合料的析漏值、肯塔堡飞散损失量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其马歇尔稳定度为8.6kN,动稳定度为3 316,劈裂强度比为83.5%,渗水系数为41.2,车辙摩擦系数(摆式)为70.7,可以道路长年使用的行车安全性,节约大量的道路养护成本.
外观质量
槽型塑料排水板(带)板芯槽齿无倒伏现象,钉型排水板(带)板芯乳头圆滑不带刺。
塑料排水板(带)板芯无接头,表面光滑、无空洞和气泡、齿槽应分布均匀。
塑料排水板(带)滤膜应符合以下规定:
每卷滤膜接头不多于一个,接头搭接长度大于20cm;
滤膜应包紧板芯,包覆时用热合法或粘合法;
当用粘合法时,粘合缝应连续,缝宽为5mm+1mm。
用低场质子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新拌水泥浆体中水的纵向弛豫时间T1的初始分布、加权平均值和总信号量随水化时间的变化及其与早期水化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初始水化时,T1分布呈2个峰,其中主峰代表填充在水泥颗粒间的水,而次峰表示絮凝结构中的水;T1加权平均值随水化时间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且其变化趋势与水化过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依次划分为初始期、诱导期、加速期和稳定期这4个阶段;T1的弛豫信号总量对应于浆体中的物理结合水量,其相对量随水化时间不断降低,反映了水化反应中物理结合水转变为化学结合水的过程.
为了研究骨料-砂浆交界面损伤破坏过程的损伤特征进而分析其损伤机理,采用全数字化声发射采集系统监测了其整个劈裂损伤破坏过程.在对所伴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声发射累积特性、声发射单参数时程变化规律、声发射组合参数变化规律等方面对交界面损伤过程的典型声发射特性进行了研究,这对识别混凝土损伤演化规律和损伤的物理机理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