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结构的风致破坏原理是风在建筑屋顶所引起的风吸力以及其脉动效应,连同风作用在柔性(大部分)屋面结构上引起的风振效应,常常使屋面局部(或表面装饰物)先破坏,进而由于连锁效应致使整个屋面遭受连续破坏。为实现建筑金属屋面系统安全、适用、耐久,能在全生命周期都得到良好的,这离不开设计、制造生产、安装施工、检验检测、维保单位的协同工作。
对工程常见的金属屋面系统进行相关的抗风揭试验研究,获得了相关的荷载-变形、荷载-应变曲线,并对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自攻螺钉式金属屋面板抗风揭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空气加压的方式模拟风荷载,进行了3组自攻螺钉式屋面板抗风承载力试验,考察了屋面板材料强度和固定位置对自攻螺钉式屋面板的抗风承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金属屋面板的强度提高,自攻螺钉式金属屋面板的抗风承载能力显著提高,而自攻螺钉的位置(钉在波峰和波谷四分之一点)对屋面板系统抗风揭承载能力影响不大;当自攻螺钉钉在波峰处时,其抗风承载力按规范中自攻螺钉钉在波谷四分之一处公式计算偏于安全。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判定为试件的破坏或失效,破坏或失效的前压力值应为抗风揭压力值
1.试件不能保持整体完整,板面出现破裂、裂开、裂纹、断裂鉴定固定件的脱落。
2.板面撕裂或掀起及板面连接破坏。
3.固定部位出现脱落﹑分离或松动。
4.固定件出现断裂、分离或破坏。
5.试件出现影响使用功能的破坏或失效(如影响使用功能的变形等)。
6.设计规定的其他破坏或失效。
不锈钢固定扣件固定于找平钢板上,其排布不受间距限制,可根据迎风方向、楼层高度、风压负风压影响区值进行合理分部,系统安全。
1、无粘结预应力筋安装
无粘结筋在底部非预应力筋铺设后、水电管线铺设前进行,布置时按设计要求,在屋面板截面的中间位置沿东西方向加设。
铺设过程中,无粘结预应力筋表面有破损,用防水胶带进行修补,缠绕长度超过破损长度。破损严重油脂流失露筋的更换。
无粘结筋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就位并固定牢靠,其竖向位置采用用钢筋马凳控制,间距不小于2m,无粘结筋的顺直。无粘结预应力筋采用铁丝固定,不得扎的过紧,避免塑料层有明显的刻痕或压纹。
遇到洞口时,预应力筋从两侧绕过洞口处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离洞口不小于150,水平面曲率半径不小于2m。洞口边加强筋不得漏放。
张拉端模板预留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的预应力筋位置编号钻孔。端部锚垫板用钉子固定在模板上,保持张拉作用线和承压板面相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