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凝土生产厂家-可弯曲性混凝凝土-高延性混凝土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等效抗压强度 equivalent compressive strength
试件单轴受压试验时,采用等效受压荷载计算所得的平均抗压强度。
2.1.7 等效抗压韧性 equivalent compressive toughness
试件单轴受压试验时单位体积的变形能,可作为高延性混凝土抗压韧性的评价指标。
2.1.8 等效弯曲强度 equivalent flexural strength
试件弯曲韧性试验时,采用等效弯曲荷载计算所得的抗弯强度。
2.1.9 等效弯曲韧性 equivalent flexural toughness
试件弯曲韧性试验时等效弯曲强度与挠跨比的乘积,与等效弯曲强度一起作为高延性混
凝土弯曲韧性的评价指标。
2.1.10 材料强度利用系数 strength utilization factor of material
考虑加固材料自身变形能力砌体及在二次受力条件下其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所引
入的折算系数。
2.1.11 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 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加固后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结构的重要性和加固设计
使用年限,由委托方和设计方按实际情况共同商定。
3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和加固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技术经济效果,
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换。
4 对加固过程中可能出现倾斜、失稳、过大变形或坍塌的结构,应在加固设计文件中
提出相应的临时性安全措施,并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
5 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加固后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在试配过程中,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高延性混凝土强度试验,其中一个可为
依据表 6.3.1 计算后调整拌合物的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
别增加和减少 0.05。
6.3.3 高延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采用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三盘高延性混凝土的
重复试验,每盘高延性混凝土应至少成型一组试件,每组高延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配制强度。
6.3.4 高延性混凝土的配制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高延性混凝土的配制抗折强度、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除应符合本规程 5.2.1
条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设计要求。
6.3.6 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时,试配的高延性混凝土试件的测试龄期宜取 3d,
终以 60d 龄期的配制强度为准。
6.3.7 高延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应进行生产适应性验证。

高延性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
7.2.1 高延性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
1 搅拌好的高延性混凝土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应离析和泌水。
2 高延性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宜在 40min 内用完,当施工现场温度大于 30℃时,应适当
缩短使用时间。不应使用超过初凝时间的高延性混凝土。
3 现场浇筑高延性混凝土构件时,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超过
1.5m。当倾落高度大于 1.5m 时,应加串筒、斜槽、溜管等辅助工具。
4 高延性混凝土施工应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加水。
5 高延性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其振捣密实,同时应避免离析和分层。
6 高延性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保湿养护。
7 高延性混凝土可采用手工压抹方式进行施工,应纤维分散的均匀性,注意构件
转角处连续施工,不应在阳角处留施工冷缝。手工压抹宜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大于
15mm。

高延性混凝土进场检验
8.1.1 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时应复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8.1.2 复验项目应包括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和净含量。
8.1.3 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包装净含量误差不应超过标识质量的±2%。
8.1.4 进场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应查验和收存型式检骏报告、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或
产品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
8.1.5 进场复验应测试高延性混凝土标准养护 3d 龄期的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抗
折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本规程表 5.2.1 中 3d 龄期的性能指标作为进场复验指标要求。

奥泰利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高延性混凝土生产厂家-可弯曲性混凝凝土-高延性混凝土”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推荐信息

混凝土/商砼>纤维混凝土>高延性混凝土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