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设计的配电系统,每栋基本有一个手孔井,若分单元进线,那么每个单元有一个手孔井。弱电系统每个单元一个手孔井,外网的转角处设转角井、直线一般每隔50米设一个手孔井以便于线缆敷设,在过路处,在道路两边各设一个手孔井。如果外网采用电缆沟,则只在每单元进户处设手孔井。电缆沟在过路处尽量采用手孔井转为穿管过路,如想电缆沟直接过路,则需对电缆沟及盖板的结构提出要求。
一般主干线上是人井,建筑物前面的叫入户井,如果你进户的电缆截面小,根数少,手孔井就行,
入户的电缆大,根数多就老老实实的做人井。
系统组成
室外管网
系统包括室外管网和室内电管桥架两部分,室外管网主要实现各建筑之间的弱电通道和通信外线的接入,室外管网采用SC100和SC50两种规格电管,主干道均采用冗余配置,在管网拐弯处或直线距离超过50米处设计人孔井或手孔井。
Ø 垂直线槽
Ø 垂直线槽
垂直线槽主要安装在弱电竖井内(注:部分安装在设备间内、进线室与弱电竖井之间及地下室平面内),通过预留的长方形地面孔,在墙壁表面逐层敷设,为主干线缆及水平信号线缆提供保护通道;为了防止因线缆自重而引起线缆性能受损,线槽内部应有横担,可用塑料扎带将线缆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线缆敷设完毕,使用桥架盖板将桥架封闭,并将金属线槽接地。
线槽根据线缆量的大小选用不同的规格,为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自由过渡。为了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弱电井内的各设备机柜、机箱均需与地线连接。
系统主干、垂直部分、主要通道全部采用封闭式金属桥架,主干采用400*100的金属封闭桥架,水平桥架采用200*100的金属封闭桥架,分支线管主要选用KGB25和KGB20两种型号,所穿线缆数量根据线缆规格而定。
学校智能化弱电工程如何规划设计呢?需要考虑哪些智能化弱电子系统呢?其实小学常用的建设
方案包括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校园安防,校园广播,信息发布,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功能,教室,机房工程,LED显示,综合管理平台等系统!
适用于路灯接线,监控穿线以及宽带业务的光纤到户建设的需求,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地下的强弱电管道网络进行检查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