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有一吨增量,还要在存量基础上压减6000万吨,占全国四分之三,相当于德、法两国的粗钢产量。
压减产能,不仅因为行业危机,更有环境考量。我国钢铁生产还处在长流程阶段,高消耗、高排放难以避免。生产一吨粗钢需要1.6吨高品位铁矿、0.5吨焦炭。按近5年河北年产粗钢1.8亿吨计算,每年有至少5亿吨的原燃料、成品钢材大进大出,其中很大一部分靠公路货运,间接形成新的排放。
“黑色产业”遇到绿色困境。河北5年内至少压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影响60万人就业、500多亿元税收、近千亿元资产损失。
回头再看新世纪前15年,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钢铁行业经历了一轮从浮到沉的完整周期,前12年高歌猛进,后3年飞流直下。那些在本世纪初才初次涉足钢铁的民营企业家,在这轮周期中接受了一次完整的市场经济教育,他们不再冲动、盲目、大胆,而是更加成熟、稳重、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