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撑拱+牛腿+斜撑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牛腿和雀替都是中国古建筑中雕画装饰的,主要功能为支撑屋顶出檐部分。中国古代牛腿由撑栱演变而来,牛腿在有的地方又叫“马腿”,由于撑栱很好的解决了支撑屋顶出檐的问题,但撑栱在艺术层次上无法达到许多建筑的要求,故而牛腿的诞生解决了该问题。
  在中国古建筑中,牛腿和雀替是相似的构件但又不完全相同。雀替是指位于柱与额枋之间的撑木,它可以直接减少额枋在两柱之间净跨度起到传承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建筑中混凝土加腋梁中的加腋部份,雀替在不起承重作用时也可以被称为花牙子,常与楣子配合使用且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早只是从柱中伸出的一段短木来支撑屋顶出檐部分,即撑栱,但由于撑栱只是由一根单一的木材构成,不仅显的单薄,而且可以供装饰的地方也不多,于是工匠将撑栱后面与柱子之间的三角形空地当做装饰的部位。用一块雕花木板来填充这个空档,将两部的结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被称之为牛腿。
牛腿的做法分别体现在它的位置、不同位置上雕花板所表达的不同内容以及与其他构件的关系等。牛腿不论在结构上支撑作用的大小,它总是依附在房屋前面一周的檐柱身上,所以从总体看,牛腿在一座建筑上的分布是均匀有序的,但它们的形式和装饰内容却并不完全一样。主要厅堂的牛腿当然形大而装饰讲究,次要房屋的牛腿造型简洁,甚至不用牛腿而用撑栱,从这里也表现出了礼制上的主从等级差别。就同一幢建筑而言,其屋檐下的牛腿形式尽管相同,但装饰内容并非完全一样。
“牛腿”是一户人家的脸面所在,也是古宅精华的部位,不过,这个稀罕物在民国后就渐渐消失了。咫尺之间,一个画面、一个故事,反映了一段历史;一个典故、一个寓言,反映的是传统文化的内涵;一镂一刻间尽显古代手工艺的魅力。撑拱、撑弓、雀替、撑木;斜撑、牛腿、马腿、托座

四川腾祥古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撑拱+牛腿+斜撑”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斜撑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窗建材>仿古窗>撑拱+牛腿+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