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制约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有哪些因素?

  • 图片0
1/1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我国钢结构的整体技术已处于国际水平,产业规模全球,具有的国内外市场潜力。在大型公共建筑(体育场馆、影剧院、飞机航站楼、高铁车站)、层建筑(高度100m以上)、大跨度桥梁(跨度200m以上)、工业厂房、大型市场、仓储等建筑中,钢结构的使用已经占有较高比例;但是在其他房屋建筑(办公、商厦、住宅、学校、医院)中钢结构房屋所占比例仅在6%左右,在桥梁中钢结构所占比例更不到1%。建筑领域钢结构用钢量仅占我国粗钢产量的5%~6%,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多地开展了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产业化试点,但是实际推行过程中阻力较大,效果并不理想。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势是“绿色、节能、环保”,但是现行市场价格体系下,装配式住宅的售价与普通住宅并无差异。

从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大力推动住宅产业化是利国利民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但是,开发商是住宅产业的决策者和利益承受者,他们以成本和技术为由与谈条件,实际行动少。
哪些因素制约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目前制约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全产业链为基础的政策、法规、规范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二,试点工程的管理和技术缺乏经验,亟须系统总结和创新突破;

第三,产业链不够成熟,设计、施工、生产脱节,施工效率较低,成本优势无法体现;

第四,人才和产业工人短缺,大规模建筑工程质量无法保障;

第五,行业进入门槛低,监管不到位,恶性竞争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在住宅产业化的初创期和成长期,在销售价格市场化情况下,与传统产业相比,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短期额外成本增加,以开发商为中心的建筑商及全产业链上的参与者不愿改变既有的经营管理习惯和既得利益,仅靠市场是行不通的。

钢结构住宅产业化与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产业化的情况大同小异,只是钢结构工厂化制造已比较成熟。

因此,在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也应坚定不移地进行推动,统筹优化全产业链,解决发展瓶颈问题,使得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尽快进入成熟期。

四川祥亿钢结构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制约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有哪些因素?”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成都网架制作安装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建材加工合作>建筑工程承包>制约钢结构住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