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颜”观色藤制家具的整体颜色是否一致,黏合部位是否稳固,外观是否端正是检验它好坏的主要因素。对配有座垫的藤椅,要仔细观察座垫的弧位与家具弧位是否吻合,布面料图案拼接是否整齐,牙线是否圆滑挺直。
藤制家具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八个环节,他们分别是:原料选择、原料打磨、原料加工、抛光、组装、编织、半成品打磨、喷油。
打磨要分成两次来完成,一次是粗打磨,一次是细打磨。打磨完毕的材料要进行蒸煮,蒸煮过的藤料更能防虫防霉。
这是制作藤椅时经常用到的工具:火枪、高压空气冷却枪,操作台。操作台的设置比较简单,但用处却很多,是使藤弯曲的主要工具。
藤家具在我国是一种古老的家具,由于原料来源及工艺技术等方面原因的限制,藤家具业的发展很快,不论是在企业的规模、数量、产值上还是在产品的类型、结构、造型、工艺技术及产品贸易等方面都得到了的发展。藤家具成为集艺术造型与功能、技术与材料、价值与实用的高度统一,在当今家具市场上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家具产品,中国的藤家具海内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朴素清新、幽雅恬静的田园气息,藤家具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我国对藤的开发与利用有悠久的历史。据前人报道,汉代以前,高足家具还没有出现,人们坐卧用家具多为席、榻,其中就有藤编织而成的席,藤席和竹席总称簟,是当时较的一种席。《杨妃外传》、《鸡林志》、《事物纪原补》等古籍中,都有对藤席的记载。藤席是当时比较简单的一种藤家具。自汉代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制藤工艺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藤家具品种日益增多,藤椅、藤床、藤箱、藤屏风、藤器皿和藤工艺品相继出现。中国古籍《隋书》出现以藤为供物,明朝正德年间编撰的《正德琼台志》及随后的《崖川志》记述了棕榈藤的分布和利用。福建泉州博物馆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的沉船上保存着藤家具,这些都证实当时中国的藤家具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