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槽酸洗槽
电镀槽是电镀设备中基础的材料。主要材质有PP、PVC、玻璃钢槽、不锈钢槽、钛槽、聚四氟乙烯槽(可以在任何酸里使用)等各种材质的槽。
电镀槽用来装置溶液,用于镀锌、镀铜、镀镍、镀金等。阴极移动电镀槽由钢槽衬软聚氯乙烯塑料的槽体、导电装置、蒸汽加热管及阴极移动装置等组成。槽体也可用钢架衬硬聚氯乙烯塑料制造,槽体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电镀槽液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电镀槽用来装置溶液,用于镀锌、镀铜、镀镍、镀金等。它由电动机、减速器、偏心盘、连杆及极杆支承滚轮组成。
槽子主要构件包括槽体、溶液加热及冷却装置、导电装置和搅拌装置等。槽体有时直接盛装溶液如热水槽等,有时作衬里的基体或骨架如钢槽的基本要求是不渗漏和具有一定的刚度与强度,以免由于槽体变形过大造成衬里层的破坏;钢槽底面应离地面100㎜~120㎜,以防腐蚀严重。
槽子主要构件包括槽体、溶液加热及冷却装置、导电装置和搅拌装置等。槽体有时直接盛装溶液如热水槽等,有时作衬里的基体或骨架如钢槽的基本要求是不渗漏和具有一定的刚度与强度,以免由于槽体变形过大造成衬里层的破坏;钢槽底面应离地面100㎜~120㎜,以防腐蚀严重。
通常说的电镀槽尺寸大小,指的是电镀槽内腔盛装电解液的体积(L),即电镀槽内腔长度×内腔宽度×电解液深度。一般可根据电镀加工量或已有直流电源设备等条件来测算选配,选配适宜的电镀槽尺寸对编制生长计划、估算产量和电镀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确定电镀槽尺寸大小时,满足以下3个基本条件:
①满足被加工零件的电镀要求,如能够完全浸没零件需电镀加工全部表面;
② 防止电解液发生过热现象;
③ 能够保持电镀生产周期内电解液成分含量一定的稳定性。
当然,同时还要考虑到生产线上的整体协调性,满足电镀车间布局的合理性等要求。
制作电镀槽衬里所用材料由所盛装电解液的性质决定(抗腐蚀性、耐温性等)。常用的有聚氯乙烯、聚丙烯硬(软)板材、钛板、铅板、陶瓷等。
电镀槽一般为长方形,宽度为600~1000 mm,深度为800~1200 mm较适宜。电镀特大或特殊要求零件的电镀槽另行制作。
萃取槽(又称混合澄清槽)是靠重力实现两相分离的一种逐级接触萃取设备,就水相和有机相的流向而言,可分逆流式和并流式;就能量输入方式而言,可分为空气脉动搅拌、机械搅拌和超声波搅拌;就箱提结构而言,除简单箱式混合器之外,还有多隔室的、组合式等各种其他混合器。
电解槽启动安全注意事项
(1)通电前检查所有机电设备,应安全可靠,所用器具应完好,原材料备齐,并经允许充分预热。
(2)装炉物料碱与冰晶石掺匀,以免在启动中造成电解质飞溅出伤人。
(3)装炉时导杆,大母线磨光滑,以免导杆划坏大母线造成与母线帖不紧,给阳极造成偏流。
(4)分流器没拆前,生产人员不能空手摸分流器,拆分流器时,操作人员戴好劳保用品,以免烫伤。
(5)加冰晶石和碱时,要平稳作业,防止脚踩入槽内发生烫伤,加碱前预热,以免发生爆炸,使电解质分贱伤人。
(6)打捞碳渣时,别让碳渣勺碰到阳极,以免产生花击伤。
(7)灌电解质时,应平衡作业,无关人员远离溜槽,以免电解质飞溅发生烫伤事故,溜槽使用前充分预热。
(8)灌铝时:及时抬电压,以防电压抬得过慢,造成电解质流出槽外,冲断阳极软带母线。
(9)抬电压时,要有专人负责,推扒料时,注意站稳,以防发生意外。
(10)现场人员发现设备及操作位置有不安全情况时,立即报告现场指挥人员,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作业。
(11)在培烧启动过程中,如发现有渗电解质现象,不要紧张,用水管浇渗电解质处,只到堵住为止,方可撤水管,用水时,千万不能让水进入槽中,以免发生爆炸。
(12)启动时,如发现电解质外溢,不要紧张,先用挡板挡住,以防溢出的电解质冲毁阳极母线,再用冰晶石垒墙。
(13)启动过程中如发现偏流,断导杆现象应及时配合天车将出事阳极吊出,更换吊出极时,无关人员远离现场,以免烫伤,装新极时应充分预热新极,以免发生其他事故。
按电解液的不同分类
水溶液电解槽:水溶液电解槽的形式,可分为隔膜电解槽和无隔膜电解槽两类。隔膜电解槽又可分为均向膜(石棉绒)、离子膜及固体电解质膜(如β-Al2O3)等形式;无隔膜电解槽又分为水银电解槽和氧化电解槽等。
采用不同的电解液时,电解槽的结构也有所不同。
水溶液电解槽分有隔膜和无隔膜两类。一般多用隔膜电解槽。在氯酸盐生产和水银法生产氯气和烧碱时,采用无隔膜电解槽。尽量增大单位体积内的电极表面积,可以提高电解槽的生产强度。因此,现代隔膜电解槽中的电极多为直立式。电解槽因内部部件材质、结构、安装等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性能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