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凝固方式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铸件的致密性和健全性与合金的凝固 方式密切相关。由上节所述可知,在铸件断面温度场相近的情况下,无论何种合金,它们的 结晶温度范围的大小对凝固方式的影响有共同的规律性。根据结晶温度范围将合金分为窄结 晶温度范围合金、宽结晶温度范围合金和中等结晶温度范围合金三种类型。 由于属、共晶成分合金和窄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在一般的铸造条件下是以逐层方式 凝固的,其凝固直接与液态金属接触。当液态金属凝固成为固体而发生体积收缩时,可 以不断地得到液体的补充,所以产生分散性缩松的倾向性小。 铸件凝固过程中,许多物理参数都是与温度密切相关的。因此,研究金属液态成型过程 的凝固现象主要的就是解决不同时刻,铸型和铸件中温度场的变化。根据铸件温度场, 能预计其凝固过程中断面上各时刻的凝固区域大小及变化,凝固速度,凝固时间,缩松和 孔的倾向等参数,为正确设计工艺结构及参数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改善铸件组织及提高 性能。 研究铸件温度场的方法有:实测法、数学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等。数学解析方法是利用 用数学方法研究铸件和铸型的传热,主要目的是利用传热学的理论。 2影响黏度的因素 (1)温度 如式(15)所示,液体的黏度在温度不太高时,式中的指数项比乘数项的影响 ,即温度升高,η值下降。在温度很高时,指数项趋近于1,乘数项将起主要作用,即温度 高,η值增大,但这已是接近气态的情况。图18为常用金属动力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2)熔点 黏度反映原子间结合力的强弱,与熔点有共同性。因此,合金成分的改变也 定着黏度的大小,图19即为 MgSn系合金的相图与 度的关系。可见,难熔化合物的黏度较高,而熔点低 共晶成分合金其黏度低。